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173篇
航天技术   57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8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柔性接头动态迟滞曲线受控制系统控制位置精度和动态响应速度影响较大的问题,基于电液伺服机构和柔性接头变刚度变阻尼模型,构建了柔性喷管的电液伺服机构-变刚度变阻尼模型,将其和电液伺服机构-定刚度定阻尼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电液伺服机构主要参数、柔性接头工作参数等对电液伺服机构-柔性接头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电液伺服机构-变刚度变阻尼模型所构造的迟滞曲线可更准确地与实验结果相吻合,并符合迟滞曲线随频率变化的规律,反馈系数、放大器静态放大系数、电液伺服机构增益、滑阀流量增益等参数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更为明显。该模型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电液伺服机构-柔性接头系统动态特性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2.
铜钢双金属转子是航空航天型号伺服系统液压泵的核心部件,随航空航天型号液压泵性能不断发展,对转子的性能及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于2004年起开展了高性能铜钢双金属多孔转子热等静压扩散连接技术研究。2011年10月2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组织技术专家对"高性能铜钢双金属多孔转子热等静压扩散  相似文献   
53.
本文讨论微计算机和微处理机在电液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可能性应用及利用微处理机拓宽电液伺服系统应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54.
55.
This paper studies a nonlinear robust control algorithm of the electro-hydraulic load simulator (EHLS). The tracking performance of the EHLS is mainly limited by the actuator's motion disturbance, flow nonlinearity, and friction, etc. The developed controller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nonlinear motion loading model. The problems of the actuator's disturbance and flow nonlinearity are considered. To address the friction problem, the friction model of the loading motor is identified experimentally. The friction disturbance is compensated using the obtained friction model. Therefore,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main three factors comprehensively. The developed algorithm is easy to apply since the controller can be obtained just with one step back-stepping design. The stability of the developed algorithm is proven via Lyapunov analysis. Both co-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are performed 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56.
三余度数字伺服控制系统建模与动静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研究的三余度伺服控制系统的机理进行分析,建立了被控对象的线性化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动压反馈环节的参数进行了仿真寻优,并对无故障和两种单点故障情况下系统的动、静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带惯性负载试验结果证实了理论建模分析的正确性,并表明数字动压反馈也能起到对负载谐振的阻尼作用,与机械式、模拟式实现形式相比,它更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57.
应用COR-LS辨识方法研究了中功率伺服系统时域辨识问题,设计并开发出了相应的时域辨识装置。给出了整个系统的硬件实现方案,并用COR-LS辨识方法对一个中功率伺服系统实现了时域辨识。  相似文献   
58.
杨志钦 《强度与环境》1991,(3):42-60,41
由于振动设备中的电液振动台所独具的大激振力、大振幅,低频率、体积小等特点,它已在科技研究和生产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本文对电液振动台的构成、工作原理、基本设计方法和对一些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9.
本文设计了机器人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变结构模型跟踪控制器,该控制器构成的控制系统对系统参数因时变惯量等因素的影响,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动态性能。文中同时给出仿真和实时控制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0.
几个舵机驱动同一控制对象,通道间产生力的纷争,本文采用均衡网络来减轻力的纷争,而均衡网络的参数则根据解耦控制理论导出。实际系统的实验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消除余度通道间力纷争保证同步传动的方案是有效的。文章给出了最优均衡网络的参数设计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