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7篇
航空   220篇
航天技术   43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6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导弹武器系统设计与分析的过程中,获取较为精确的导弹舵机数学模型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利用MATLAB软件Simulink工具,构建了某导弹电液伺服舵机的数学模型并且进行了数学仿真,仿真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82.
世界最大推力电动振动台问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4):379-379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自主研发的70 t超大推力电动振动台在天津大型运载火箭研制基地顺利完成了测试工作,其各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推力为国外现有最大推力35 t振动台的2倍,成为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电动振动台。  相似文献   
83.
低极轨卫星具有轨道周期短、对地观测分辨率高等优点,但由于所在轨道大气阻力大,其使用寿命受到较大限制。文章提出采用水平结构电动绳系抵消低极轨卫星大气阻力的方法,通过系绳电流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洛仑兹力进行推进,进而在无燃料消耗的情况下实现对低极轨卫星轨道高度的维持。初步分析了该方法在低极轨不同尺寸卫星中的应用潜力,计算了160 、400 和800 km 典型高度低极轨卫星所经历的地球磁场、电离层和高层大气环境相关参数变化,比较了不同条件下电动绳系推力与大气阻力大小随轨道位置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400 km 轨道高度以上大卫星;在满足一定系绳长度和轨道高度的条件下,电动绳系可以有效延长低极轨卫星的轨道寿命。  相似文献   
84.
程涛  王占林 《航空学报》1996,17(5):61-65
讨论了磁通综合式余度舵机系统电流均衡的设计问题。基于实现解耦的电流均衡设计,消除了通道间的“电流纷争”。其结论适用于其它磁通综合式余度电液伺服系统  相似文献   
85.
张洪  蒋浩康  肖陵  邢叔楚 《航空动力学报》1992,7(3):241-247,291
提出了新的高性能旋转四坐标全电动探针位移机构的设计技术要求指标。对设计中几个主要技术关键的处理做了分析论证。介绍了旋转探针支架必然碰到的平衡、抑制变形和扭转振动问题的解决措施。总体层次布局和旋转机构局部结构的正确处理原则,是整个设计过程的基础。鼓筒探针通道的钢带分隔密封装置完善地解决了探针通道分隔密封问题。   相似文献   
86.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电动伺服机构在电传飞机、先进飞行器、推力矢量控制中得到成功的应用.对中大功率航天电动伺服机构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在国外电动伺服机构的运用已经相当成熟,在国内中大功率电动伺服机构在航天应用中已初具规模,出现逐步取代液压伺服机构的趋势.  相似文献   
87.
为了满足兆瓦级风电叶片全尺寸静力加载试验要求,改变传统液压加载出力不精确、响应速度慢等缺点,研究了新型大功率机组叶片电动加载测试试验台.简述了试验台的总体方案设计、叶片载荷计算、加载系统设计及其静力测试试验过程.该试验台测试方案总体上采用拉力闭环控制的方式,使用多轴变频系统和多台变频电机共同组成加载装置.试验过程中通过对对实验叶片进行加载试验.由拉力传感器检测加载的拉力值,并实时的反馈回控制器,进而实现对加载机构的精确控制,保证大柔度叶片连续、平稳、协调加载,使其能完全满足兆瓦级风电叶片全尺寸静力加载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88.
回顾了电动、电静液伺服系统国内外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针对未来航天飞行器对伺服系统在结构强度、空间体积、环境适应性、性能指标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在综合评价电动、电静液伺服系统性能的基础上,指出了机载功率电传一体化电作动系统关键技术与设计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对未来一体化电作动系统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9.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非线性影响飞行姿态控制问题,分析了电动伺服机构中传动间隙、刚度、摩擦力矩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并讨论了由间隙引起极限环的定义及产生条件。针对传动间隙引起的极限环振荡和较大惯量的翼面加剧振荡问题,建立了系统间隙极限环模型和非线性振动模型,并提出了间隙补偿器设计方法。重点研究了间隙、翼面转动惯量、刚度及干扰力对伺服控制系统的影响规律。通过在内环增加间隙补偿器的基础上,在外环引入速度、加速度负反馈设计方法,解决了大惯量舵面下控制系统抖动问题,仿真和试验结果证明了这一理论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90.
针对飞行器半实物仿真领域对电动作动器高精度建模的需求,对电动作动器的各分系统分别进行动力学方程描述,建立了含间隙、刚度和摩擦等非线性因素的完整电动作动器模型。通过对比模型仿真与实测结果,表明所建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是合理正确的。建立的模型对于指导作动器的设计和优化均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