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9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航空   1129篇
航天技术   160篇
综合类   144篇
航天   35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大涡模拟(LES)和边界元方法对轴流压气机叶栅湍流流场以及流场诱导的噪声进行计算,在不同叶栅安装角下研究来流攻角和来流雷诺数对叶栅气动噪声产生、辐射的影响。研究表明:来流雷诺数不变时,同一安装角下,随着来流攻角从-5°~20°变化,叶栅监测曲线上的声压级先减小后增大,在0°来流攻角下声压级达到最小。安装角为45°时,外场总声压级随来流攻角的分布与30°安装角变化趋势相近。但安装角为60°时,总声压级的变化则明显变缓。在0°来流攻角下,总声压级比安装角为30°和45°时增加了近6 dB,但在其他正来流攻角下,变化并不明显。叶栅的最小声压值出现在弦线方向附近,安装角改变时,最小声压级出现的位置也不同。安装角不变,随着来流雷诺数的增大,叶栅表面的分离减小,损失降低。但叶栅表面的压力脉动随着来流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使外场辐射噪声增加。  相似文献   
62.
针对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过程中的大失准角情况,建立了基于欧拉平台误差角概念的捷联惯导系统(SINS)非线性误差模型,对于具有加性噪声的动态方程,当状态方程为非线性而观测方程为线性时,将一种简化的UKF滤波方法运用到捷联惯导系统初始对准中,并在静基座下对捷联惯导系统大失准角初始对准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失准角的增大,简化的UKF比EKF估计精度更高,是一种在进行捷联惯导系统大失准角条件下的初始对准时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63.
基于飞机生产过程中长期固存的问题进行要点采摘,对于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的认识误区、原因分析做出比较详尽的叙述,对于完善设计和改良产品质量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4.
X-Cor 夹层结构的平压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不同的z-pin角度、面板厚度、去除泡沫处理的X-Cor夹层结构试样进行平压性能试验和分析比较,得到其破坏模式及不同设计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X-Cor夹层结构中z-pin和泡沫存在协同增强效应;增大z-pin端部约束和减少z-pin的植入角度能提高平压性能;但z-pin角度为0°的夹层结构平压性能对植入角的角偏差缺陷更敏感,缺陷的存在影响承力性能。  相似文献   
65.
众所周知,当一平面激波同任意形状的障碍物相互作用时,将产生十分复杂的波系,其中激波在曲面壁上的绕射和反射,将产生非定常波系。关于平面激波在凹圆柱壁面上的传播,我们可以用一连串、长度为无限小的楔面所构成的多边形来近似和代替凹圆柱面,因此分析和研究激波在两段楔面上反射和绕射的目的在于得出激波在圆柱壁面以及其它较复杂形状壁面上的传播规律。本文采用马赫-曾德干涉仪在激波管上进行光测模型实验。根据所拍摄的流场干涉图像,以分析其波系的演变过程及传播规律,得到有关流场的密度分布和压力分布,更为重要的是给出流场参数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66.
在超音速压气机叶栅的试验中,确定进口气流方向是试验的难题之一,本阐述了超音速压气机叶栅“唯一攻角”的概念,介绍了计算方法和“唯一攻角”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此计算方法是正确可行的。在实际的超音叶栅试验中,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2)对于以超音速进气的叶栅,当叶栅参数一定,进口气流角β1的大小仅取决于进口马赫数M1。(3)反压改变,仅影响叶栅槽道中的气流流动。  相似文献   
67.
徐邦年 《飞行力学》1993,11(4):21-30
按稳定尾旋的条件对飞机运动方程组作了简化,提出了一种计算图解法和尾旋中侧滑角计算式,并用于J-7飞机稳定尾旋特性研究和验证。  相似文献   
68.
69.
本文给出了0~85°,特别是30~85°攻角下横截面形状由矩形过渡到圆形的S形进气扩压管道在自由射流吹风条件下抽气实验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进气攻角α增大,出口处总压损失系数η_σ,旋流系数SC_(60)增大,流量φ则不断减小;总压畸变指数DC_(60)的变化比较复杂,在0~60°攻角范围内,随攻角的增大而增加,在70°左右畸变指数值反而下降,然后在大攻角条件下畸变指数再度增加。因此在亚音速大攻角下考虑进气道与发动机相容性问题时,只考虑压力畸变是不够的,必须考虑影响发动机工作的旋流因索。本实验研究为高机动飞机进气道之设计及其性能之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0.
本文提出一种颤振分析新方法-正交搜索法,其本思想是依据解析函数的保角映,沿复变量实部和虚部交替搜索,逐步达到所求方程的根。完全非定常气动力由格林九方法直接计算,颤振分析结果准确。该算法可在计算机上执行,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