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42篇
航空   577篇
航天技术   82篇
综合类   75篇
航天   1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41.
战斗搜救行动对作战遇险飞行员来说十分重要,由于时效性要求较高,预先规划空中搜索救援空域可为战斗搜救行动提供参考,节约计划制定以及任务准备时间,提高搜救效率和成功率。通过分析空中搜索救援力量典型运用场景,提出将空中搜索救援空域分为三类空域,即为战斗机规划的跳伞区、为救援直升机规划的搜索救援等待区和搜索救援通道。分析三类空域规划的关键问题,将跳伞区和搜索救援等待区规划与选址问题关联研究,将搜索救援通道规划与直升机航路规划问题关联研究,结合选址理论和直升机航路规划研究现状,提出了空中搜索救援空域规划配置的建模思路。  相似文献   
742.
针对航天器通信、激光、雷达等高功率载荷关键部件面临的高热流密度散热难题,开展分级歧管微通道阵列散热器研究。通过歧管结构引入射流效应并缩短散热通道长度,在保证高效散热的同时降低流动阻力。在10 mm×10 mm的硅芯片上使用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加工3×3阵列的微通道散热器,散热器中微通道宽度为40μm,深度分别为40μm,150μm,300μm。搭建试验装置并研究散热器的流动与散热特性,通过改变入口流率、通道深度及工质种类获得不同参数对歧管微通道散热器内单相流动和散热性能(即压降、温度分布及换热系数)的影响,并在压降小于40 kPa的条件下实现了超过平均450 W/m~2的散热能力。文章的研究成果可用于航天器高功率载荷的高效散热。  相似文献   
743.
光滑通道内格栅湍流特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模拟实际涡轮叶片内冷通道的流动换热,采用格栅对光滑通道内湍流度进行控制。并通过实验的方法对不同格栅尺寸激发的湍流度进行测量。实验中,在边长为80mm×80mm的方形通道中,放置了3种不同尺寸的格栅,利用热线风速仪,得到了通道雷诺数为5000~30000范围内的格栅后下游湍流特性。研究发现:流体通过该格栅后,气流在流经格栅后较短距离内就获得了4.5%的湍流度,同时湍流度沿程呈现衰减趋势,雷诺数对湍流度的影响较小。湍流积分时间尺度与雷诺数呈负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744.
过载环境下1.002mm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地面离心转台模拟过载,对R134a在内径为1.002 mm管内的沸腾流动传热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随着重力的变化而变化;在重力为3.16g(g=9.8 m/s2)时,过载下的传热系数比常重力下的大;随着过载的增加,大多数情况下传热系数先增大后减小,转折点在1.1g~1.4g;在3.16g时,部分传热系数开始出现低于1g时的情况;干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特性因重力不同而不同。研究了常重力下流动沸腾预测模型对过载环境的适应性,鉴别出了对过载数据预测较好的公式。   相似文献   
745.
采用商业软件Fluent对简化的航空机轮内部腔体的自然对流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中间环形狭缝瑞利数在106~1011范围下腔体内部的流动换热规律。对腔体内部的复杂的流动和换热进行分析,获得了机轮内部腔体关键部位的流动特征,并拟合出了刹车盘面与轮毂间对流换热的关联式。当环缝内瑞利数达到108,流动进入湍流状态。同时将数值模拟的结果与有关文献做了对比,证明了本文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46.
为有效捕捉环形燃烧室中火焰传播规律明晰其点火联焰机理,在浙江大学TurboCombo实验平台上,借助高速相机记录燃烧室整个点火过程,开展可视化实验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构型下(直喷环形燃烧室、斜喷环形燃烧室、带涡轮导叶的直喷环形燃烧室)的点火过程相关机理研究,分析了:火焰传播过程特征;斜流喷嘴引入周向速度分量后所作用周向联焰的过程;涡轮导叶对周向点火过程和周向点火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高速可视化测量可追踪环形燃烧室中整个点火过程,有助于明晰环形燃烧室点火联焰机理。该项研究有助于APU等航空发动机高空点火性能的分析。  相似文献   
747.
上游尾迹与涡轮叶栅通道涡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三维粘性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上游尾迹与涡轮叶栅通道涡的相互作用,对定常、非定常时均以及瞬时时刻流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上游尾迹的非定常作用一方面增强了叶栅通道涡的径向涡,使得流动损失增大;另一方面能够一定程度上抑制通道涡中流向涡的发展,对控制损失起到正面作用,端区的综合非定常效应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平衡.在本文计算条件下,上述两方面综合影响使得通道涡的非定常损失增大.   相似文献   
748.
依据部分实验数据.利用神经网络对旋转肋化强弯曲U型通道的压力分布特性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当积累了一定的实验测量数据后,经过训练的人工神经网络能够对更高转动数下的通道内压力分布特性进行预测。但是由于U型通道内压力分布的强烈非线性特性,当实验数据较少时,这种预测能力将显著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因此,积累相应的实验数据对于基于神经网络的U型通道内压力分布特性的预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49.
多孔多层板发散冷却技术是解决现代高性能燃气轮机冷却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Lamilloy类型的 3层多孔层板结构 ,以层板单元为对象 ,进行了直通道内多孔多层板流动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 ,层板单元内流动换热关于对角面对称 ,各层板间隙内流动结构基本相同。流体在层板间隙内经历了小孔高速射流冲击板面及绕过支撑凸台向下一层板小孔汇流的过程。层板内换热非常强烈 ,换热最强的部位在冲击射流滞止区。  相似文献   
750.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战争对信息的传输和处理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光纤通道作为新一代航电系统网络和总线新技术,它具有兼容性好、延迟低、可靠性高、传输速度快和传输距离远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光纤通道的协议结构、拓扑结构、分类服务;并结合航空电子设备的具体需求,提出了应用光纤通道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