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151篇
航天技术   156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众所周知,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则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这三种基本粒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周围旋转,原子核的直径不及原子的万分之一,这样,原子内部就存在着巨大的空隙。假若质子和电子撞在一起,就会形成中子。于是,科学家提出一个有趣的设想:如果设法把所有的质子和电子都结合在一起,形成全部由中子组成的物质,其密度就大得惊人。因为原子内部几乎没有空隙了。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非常强大的压力,把围绕原子核旋转的电子压回到原子核里去。早在20世纪初,就有物理学家提出过:宇宙间可能存在着完全由中子组成的…  相似文献   
242.
箱子空间     
对于空间的概念。我们是用物质的广延性来定义的。没有不存在物质的空间。就是说不存在空虚空间,空间(和时间)同运动着的物质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多少反映了在我们的经验中.空间的概念通常是以能够产生视觉或触觉印象的固体的物质概念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243.
本文从相对论的角度,论述了时间与空间的物质性,即时间与空间是物质的属性,它们依赖于物质的存在而存在,它们的性质随物质的运动状态改变而改变。时间不是独立于物质和物质的运动之外而永恒的流逝。空间也不是与物质和物质的运动无关而无限的延伸。  相似文献   
244.
《宇航计测技术》2011,(1):29-29
诺龙甲醇溶液标准物质的研制偏二甲肼渗透管标准物质的制备及其均匀性稳定性研究恒电流电解-BCO分光光度法测定纯铜中铜含量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245.
约300年以前,荷兰德尔夫特市的安东·范·列文虎克开拓了一个新世界.他用第一架显微镜观看了一滴浸泡过干草的不流动的水,发现它充满着微小生物而惊诧不已,他写道:  相似文献   
246.
宇宙之我见     
人们把空间分为三维,又把时间定为一维,合起来称四维时空.但是,时间和空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结合点又在哪里?基于哈勃现象,人们描画了一幅物质"爆炸"出来的宇宙图景,认为这就是宇宙的诞生过程.  相似文献   
247.
在子午面内,偶极子场和六极子场适当叠加得到势磁场,势磁场与太阳风长时间相瓦作用得到特殊的冕流背景结构.在这种背景结构下,两个较小尺度的磁螺旋线管模型能够连续浮入到计算域,在计算域内相互作用,触发了日冕物质抛射(CME).在数值模拟这一过程时,较小尺度的磁螺旋线管模型具有同心圆形磁场结构,模型中心等离子压强与边界压强之比m=2,模型的半径分别取为a=0.07 R.和a=0.1 Rs(Rs为太阳半径).在这两种情况下,得到了两种典型的计算结果.当a=0.07 Rs时,两个磁螺旋线管模型相瓦作用,在7 Rs内融合成一个磁螺旋线管模型,向外传播;当a=0.1 Rs时,两个磁螺旋线管模型相互作用,作为一个整体向外传播,在计算域内没有融合到一起,基本上保持各自的磁场结构.   相似文献   
248.
《宇航计测技术》2009,(2):F0004-F0004
四氧化二氮微量水标准物质的研制标准物质基体对马拉硫磷气相色谱响应的影响单扫描极谱法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249.
以下内容阿阿波罗宇航员在月球上与地面控制中心的对话摘录.其间,宇航员谈到了他们在月球表面发现的些新奇、难以懈释的物质结构和不同寻常的不明飞行物现象.  相似文献   
250.
统计研究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所有与耀斑爆发相伴生的日冕物质抛射(CME) 引发的地磁暴事件. 结果表明, 对于CME源区其主要分布在日面 45°E-45°W, 占总数的78.95%, 且西半球比东半球多, 即源区位于西半球的CME易产生地磁效应; X级耀斑与地磁效应的关联性更高, 60.0%的 X级耀斑在其爆发后的2~3天内观测到地磁暴, 而其他级别的耀斑与地磁效应的关联性低得多, 均不足10%; 通过对此期间日面爆发的所有X级耀斑研究分析后发现, 对于源区位于日面东经45°E-45°W 的X级耀斑, 若在其爆发过程中没有大尺度日面扰动, 则无伴生CME且后续产生地磁效应的可能性很低. 由此提出一种通过分析日面观测数据进行地磁暴预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