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2篇
航空   347篇
航天技术   3篇
综合类   39篇
航天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72.
脉冲爆震发动机旋转阀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脉冲爆震发动机高频稳定连续燃烧推进剂间歇式供应难题,开展了旋转阀技术研究.通过采用伺服电机驱动二阶凸轮特殊结构设计,将电机轴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控制阀芯的直线开关运动,并放大电机旋转频率特性,实现最大200 Hz的高频控制.突破了高频响应、长寿命驱动和氧气安全性保障关键技术,完成旋转阀鉴定试验和脉冲爆震发动机地面点火试车考核.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电磁阀相比,旋转阀能够有效提高响应频率,实现了爆震波的稳定连续输出,满足工程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73.
脉冲爆震发动机部分填充效应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严宇  杨岸龙  范玮  洪流 《推进技术》2015,36(9):1361-1368
为了研究脉冲爆震发动机的部分填充效应,建立了不依赖于实验数据的通用理论分析模型。将该理论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误差在15%以内。并应用该模型进行了一些算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部分填充能显著增加比冲,理论比冲最高能接近600s;比冲增益随填充系数的减小而增大,最后趋于某一上限值,计算中,该上限值最高达到4;采用氧气作氧化剂时不仅比采用空气作氧化剂时的比冲更高,而且比冲增益也更大;不可燃气体密度越大,部分填充产生的比冲增益越大;背压降低,部分填充产生的比冲增益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74.
为研究基于混合气体燃料的旋转爆震发动机燃烧室内流场特性,对混合气体燃料(H2+C2H4+C2H2)与空气在燃烧室内掺混的冷态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研究。根据数值仿真结果,系统地描述了燃烧室内混合气体的流动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喷注结构(燃料喷注深度、空气喷注环缝宽度)及不同的气体质量流率等因素对三维冷态流场及掺混的影响,并用掺混不均匀度定量评价了混合气体燃料与空气掺混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文中给定的计算参数条件下,随着空气环缝宽度的增大,掺混效果能够得到一定提升;随着燃料喷注深度的增大,掺混效果有所下降;随着空气及燃料的质量流率的增大,燃烧室头部掺混效果略有下降,在中部掺混效果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75.
针对二冲程汽油发动机改用航空煤油后的爆震抑制和性能恢复进行了研究,利用GT-Power软件建立发动机的一维仿真模型并对煤油发动机的爆震进行了预测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推迟点火时刻、远低于和远大于理论空燃比的混合气对爆震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提出并采用协同推迟点火和增加喷油的控制策略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低转速大负荷工况下,爆震可被有效抑制,节气门全开时功率恢复在90%以上。发动机转速为5 500 r/min时,功率恢复能达到原机的95.7%。   相似文献   
76.
为了缩短脉冲爆震燃烧室轴向长度,开展了气液两相U型脉冲爆震燃烧室(U-PDC)点火起爆特性试验研究。试验时采用火花塞点火和热射流点火,且点火能量可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点火方式均可实现U-PDC工作频率10~30Hz稳定工作,且DDT时间随工作频率提高而缩短,在5~11ms之间。此外,实现U-PDC稳定工作时,热射流所需的点火能量为0.05J较火花塞点火能量1J更低,并且热射流点火DDT距离更短,约718mm,起爆位置距来流入口的轴向距离约280mm,缩短了起爆所需的轴向长度,有利于工程应用。但是,进一步提高热射流点火能量,其DDT距离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77.
高总温来流下的连续旋转爆震验证试验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验证吸气式连续旋转爆震推进的可行性,在直连式试验台上开展了连续旋转爆震试验。采用三组元空气加热器模拟吸气式推进时的高总温来流,其设计流量600g/s,总温860K。采用热射流切向喷注的方法成功起爆了H2/air连续旋转爆震波,并实现了稳定自持传播。在H2/air当量比为0.86时,连续旋转爆震波以单个波头的同向传播模态传播,且其未影响到空气加热器的正常工作。爆震波的传播频率为3.68kHz,与高频压力FFT分析所得的主频3.67kHz吻合较好;爆震波传播速度为1248m/s。在未测量高频压力的情况下开展了长程试验,结果表明,在高总温来流条件下,连续旋转爆震波也可以在更长时间范围内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78.
基金档案     
[项目编号]2008ZB52014[项目负责人]张靖周[依托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脉冲爆震燃烧室气膜冷却的非定常流动和传热特性研究完成情况简介:本项目基于试验研究,揭示了脉冲爆震频率对于壁温和热负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推进技术》2007,28(6):707-711
(第一期)发动机及其部件N2O混合火箭发动机的催化点火研究…………………………………………万科,李路明,韦迪,等(1)嵌金属丝端燃药柱燃烧过程的数值研究…………………………………………张有为,王晓宏,杨举贤(4)基于卡尔曼滤波器和遗传算法的航空发动机性能诊断……………………………………袁春飞,姚华(9)气膜孔喷气对涡轮气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乔渭阳,曾军,曾文演,等(14)畸变进气时涡扇发动机整机环境下压缩部件气动稳定性评定…………………王占学,王鹏,乔渭阳(20)大折转角弯曲静叶在高负荷压气机改型设计中…  相似文献   
80.
在两相脉冲爆震的研究过程中,以恒滞差流动假设为基础,考虑气液两相性来计算爆震波的特性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表明:考虑气液两相性计算得到的爆震波特性参数更能真实反映两相脉冲爆震的流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