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6篇
  免费   298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航空   1836篇
航天技术   276篇
综合类   219篇
航天   50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针对航空离心泵复合叶轮三元扭曲型线的优化设计问题,基于Matlab平台采用五点四次Bezier曲线控制四条轴面流线的空间圆周角度分布,实现复合叶型的参数化设计。在此基础上,应用批处理联合仿真方法对125组优化空间样本进行数值模拟,并以效率函数为目标,基于高斯型径向基函数构建复合叶轮型线参数的性能代理模型。最后采用粒子群算法对优化设计参数进行全局寻优搜索。结果表明,代理模型的修正复相关系数为0.9269,标准差为0.1036,能够满足参数预测的性能要求,优化后整泵水力效率提高2.72%。  相似文献   
992.
针对某综合航电系统飞机燃油量指示故障,从油量系统的结构、原理、功能、走线、软件及配置等方面分析油量采集、信号处理和输出显示子系统,按故障树的方法重点对综合航电系统的硬件、软件及配置和线路,最后查找出故障原因并针对该机群5年来该组件的故障次数及原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993.
基于模型的数字化及思想设计方法在设计的初期就开始基于模型对设计进行验证与确认,在信息化软件平台下进行自动化测试,有效解决手写代码错误的风险,并通过不同阶段实时与非实时持续的测试验证来保证工程的可靠性。通过本文论述了基于模型快速原型控制系统设计的技术特点、流程和规范,较之传统开发流程而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开发者快速高效的进行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994.
CDAS 20m 天线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AS天线分系统主要由天线机械结构、馈电网络、天线控制及微机监控几部分组成。天线采用20m卡塞格伦式天线,馈源为波纹喇叭,多模单脉冲自跟踪方案;利用轴角编码器构成伺服位置环;由三相可控硅功放及伺服直流电机驱动天线;双电机克服齿隙影响;天线具有多种工作方式,操控方便;监控微机对系统统一监控并完成故障实时在线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995.
某型号燃油调节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捷初 《推进技术》1998,19(2):24-27
详细介绍了高空工作的某型冲压发动机燃油调节系统的调节方案和调节线路的工作原理,叙述了该调节系统有关参数的测量方法。最后,列出了该调节系统参加飞行试验的结果,考核了调节系统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6.
飞控系统的μ分析与μ综合的变尺度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程设计结果的非唯一性,用结构奇异值分析对其进行鲁棒性评估,在达到品质要求的多组控制律或参数中进一步选出鲁棒性较强的设计,这相当于同时考虑性能品质和鲁棒性的一种多目标设计.此外,在其控制律不变的前提下,以结构奇异值为目标函数并加上适当的约束条件,对控制律中的几个主要参数用变尺度法或其它优化方法进行优化,以得到鲁棒性较好又适合工程实际的控制器.最后,以某型飞机横航向飞控系统为例进行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997.
为解决传统霍普金森压杆实验中空气炮加载存在的重复性差、试样应变率无法精确控制和应变率跨度小等问题,基于电磁兼容性原则,设计了由控制柜和主电路电源柜组成的性能可靠的控制系统,完成了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在软件方面,基于电磁加载设备工作过程和功能需求,完成了PLC端子地址分配、各类子程序设计以及触摸屏人机界面组态。经过多次实验验证,该系统性能稳定,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8.
针对某型燃油柱塞泵耐久性试验后配流副出现严重气蚀现象,对燃油柱塞泵配流副抗气蚀原理进行理论分析,应用PumpLinx软件建立燃油柱塞泵流体域动态模型,仿真分析额定工况下影响配流副气蚀的因素。结果表明,随着进口压力减小、转速增大、温度增大,气蚀加重;配流盘阻尼槽三角槽宽度角度增大能有效抑制气蚀,三角槽宽度角度达到90°时,三角槽处气蚀几乎消失。根据仿真结果给出抗气蚀措施:进口压力由0.2 MPa提高至0.3 MPa,三角槽宽度角度由75°优化为90°。仿真和试验验证证明了该抗气蚀措施的正确性。研究结果为解决配流副气蚀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9.
针对自主研发的电机转子抛光机平台及电气主回路,采用三菱Fx1s PLC作为抛光机运行的控制系统,对转子夹具、可调滑台、抛光电机及吸尘器等执行元件进行控制;最后设计了触摸屏及操作界面。成套设备已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000.
朱晓彬  陈鑫  张锋  谭胜  何立明 《推进技术》2017,38(5):1073-1083
两级脉冲爆震发动机中,预燃室内煤油预燃裂解的效果对共振腔内起爆效果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基于稳态扩散火焰面模型,对预燃室中煤油预燃裂解的效果进行了数值仿真,讨论了补油距离d和燃油配比R对预燃裂解效果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的预燃室设计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计算结果表明:补油距离d主要通过影响反应物的驻留时间来影响反应产物的生成,d越大,第二级喷油位置距离预燃室出口越近,驻留时间越短,各主要活性组分产量越低;燃油配比R则同时影响预燃室内的温度和反应物的驻留时间,R越大,各主要活性组分含量越低;温度过高时不利于较稳定的活性组分产生。由此建议补油喷嘴应尽量远离预燃室出口,最佳燃油配比为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