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287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682篇
航天技术   85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24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1.
912.
913.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4):76-76
2008年6月17日,欧洲自动货运飞船(ATV)首次将280kg的偏二甲肼(UDMH)和530kg的四氧化二氮(N2O4)补给推进剂转移到“国际空间站”上俄罗斯建造的推进剂箱内,用时不到0.5h。整个补给过程由法国图卢兹的ATV自动控制中心和莫斯科控制中心操作和监控。6月19日,地面控制中心向飞船下达点火命令,在约20min内,重约300t的“国际空间站”在飞船推动下,  相似文献   
914.
单层共底燃料贮箱五种检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德金  宋行 《上海航天》1998,15(2):58-63
当今各国应用的运载火箭上,单层共底燃料贮箱的检漏方法大致可归纳为两种类型:真空检漏法和累积法检漏。真空检漏法又可细分为单孔漏率叠加法(也称小真空罩盒法)、大罩帽真空法、大真空罐法;而累积法检漏也可细分为正压差累积法和累积法。对上述五种检漏方法通过可靠性、投资费用、检测时间三项技术指标进行了评估,认为单层共底燃料贮箱的使用状态采用累积法检漏较佳。  相似文献   
915.
近日,美国航宇局排定了2007年航天飞机飞行时间表。首先,阿特兰蒂斯号将执行代号为STS-117次飞行,它将采用改进后的新燃料贮箱,任务是为国际空间站送去新太阳能电池帆板和桁架,它起飞的时间不早于3月16日。  相似文献   
916.
在液体碳氢燃料中添加铝、硼等高能固体颗粒是提高燃料能量特性的有效手段,也是未来高性能火箭发动机和冲压发动机性能提升的重要基础。对含能碳氢燃料的发展历程和当前需求进行介绍,重点分析对比了含能碳氢燃料的2种类型及各自优势;综述了国内外开展的含能碳氢燃料单液滴燃烧实验研究,介绍了含能碳氢燃料液滴的特征燃烧过程和典型燃烧现象;总结了国内外研究机构在火箭发动机、亚燃冲压发动机和超燃冲压发动机平台中开展的含能碳氢燃料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对含能碳氢燃料的下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17.
为了获得RP-3航空煤油与其模型燃料的雾化特性,在燃油喷嘴雾化激光测试平台上对相对喷射压力分别为200、400、600、800 kPa时,RP-3航空煤油及由14%正癸烷/10%正十二烷/30%异十六烷/36%甲基环己烷/10%甲苯(摩尔分数)组成的模型燃料的雾化特性(雾化锥角、雾化粒度、油滴速度)进行了试验测试,并完成了两者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相对喷射压力的升高,RP-3航空煤油与其模型燃料的雾化锥角与油滴速度逐渐增大,索太尔平均直径(SMD)逐渐减小;随着离喷嘴出口轴向距离的增加,RP-3航空煤油与其模型燃料的SMD值与油滴速度逐渐减小;在各相对喷射压力下,模型燃料的雾化锥角与油滴速度要略高于RP-3航空煤油,SMD值则要略低;但是,两者之间差异较小,说明该模型燃料的雾化特性与RP-3航空煤油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18.
油溶性钯纳米颗粒催化高密度燃料点火燃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点火和燃烧是高密度燃料在新型发动机上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使用十八酸作为保护剂制备了纳米钯金属颗粒,采用红外、核磁、差热分析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发现颗粒的平均粒径随着合成液中十八酸与钯前驱化合物摩尔比的增加而减小,纳米颗粒可长期稳定分散在燃料中而不沉降。评价了纳米颗粒催化高密度燃料HD-01的点火燃烧性能,发现添加质量分数为0.01‰,十八酸/Pd原料配比为4:1的颗粒可将HD-01的点火燃烧温度降低约230°C。  相似文献   
919.
含有纳米铝颗粒的高密度悬浮燃料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铝颗粒是一种高密度高能量的燃料添加剂,研究了一条通过表面改性使纳米铝颗粒分散在液体碳氢燃料中,进而制备高密度悬浮燃料的路线。采用三正辛基氧膦对铝颗粒进行表面改性,表征了改性颗粒的结构和在燃料中的分散稳定性,测试了悬浮燃料的密度、能量和粘度。结果表明,表面改性能够阻止铝颗粒的团聚和沉降,使其较长时间内稳定分散在高密度燃料HD-03中;含有铝颗粒的悬浮燃料的密度和体积热值显著提高,保持液体状态和良好流动性。其中,含有10wt%和30wt%铝颗粒时的燃料密度分别为1.06g/m L,1.14g/m L,体积能量分别为44.3MJ/L,45.4MJ/L,动力粘度分别为80m Pa·s,2000m Pa·s。  相似文献   
920.
朱韶华  徐旭  田亮 《推进技术》2016,37(6):1022-1029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多凹腔双模态冲压发动机的燃料喷注方案对燃烧室流场结构和工作性能的影响,开展了模拟飞行马赫数4.5~5.0及总温1048~1231K范围内变化的多凹腔双模态冲压发动机地面直连试验。通过试验,得到了不同喷注当量比、喷注位置或喷注级数条件下稳定的壁面压力分布和出口总压数据,并采用一维冲量分析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了详细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喷注当量比能有效地提高发动机的推力,但燃烧效率和发动机比冲会降低;将燃料喷注位置提前能使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推力分别提高5.6%和4.4%;燃料的分配方案对燃烧室的流场结构有明显影响,热力喉道的位置随燃料更集中地在下凹腔喷注而更靠下游,且要形成该热力喉道则需加入更多热量;采用上下游的两级喷注能形成较宽范围的亚声速区,有利于燃料的燃烧释热,可使燃烧室效率和发动机推力分别提高10.4%和1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