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9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254篇
航空   1767篇
航天技术   105篇
综合类   207篇
航天   46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991.
含Ⅰ型裂纹复合固体推进剂双轴拉伸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展了复合固体推进剂含Ⅰ型裂纹拉伸实验研究。采用不同拉伸速率,获得双向拉伸极限特性主曲线和应力—应变破坏曲线,为推进剂材料破坏分析的经验准则提供判据。结果表明,如果复合固体推进剂的断裂阻力被看作是材料常数,则裂纹驱动力必受到平行于裂纹之应力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裂纹驱动力与平行应力成反比关系。当平行应力超过屈服应力以后,因平行应力太大超过了损伤阀值,在推进剂中造成了损伤,从而断裂韧性下降。  相似文献   
992.
993.
固体发动机药柱的裂纹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确定固体发动机药柱内表面裂纹在内压与轴向过载联合作用下的稳定性及最大允许裂纹深度,以翼锥药形的固体发动机为例,在危险截面上沿危险方向预设裂纹,采用有限元方法,于裂纹尖端构建奇异二维裂纹元,模拟裂纹扩展,分别计算随着裂纹扩展对应裂纹深度的应力强度因子,由此判断在内压与轴向过载作用下,裂纹只能以滑开方式失稳,最大允许裂纹深度可由临界应力强设因子确定。  相似文献   
994.
针对加工精度高的管组件,通过控制装配、焊缓和焊后组合加工,确定合适的焊接参数和加工方法,解决了该类管组件的加工工艺难点。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Ti3Al基合金和Ti-6Al-4V钛合金板材的电子束对接焊缝的组织和性能.焊后未热处理的熔合区的组织主要为无序的β和少量的α相,经焊后热处理的熔合区组织含有α,α2,β/B2等相.焊接熔合区的强度和硬度均高于两侧母材,经焊后热处理,熔合区的显微硬度下降.焊后未热处理和焊后热处理试样的拉伸性能均良好.  相似文献   
996.
铝基复合材料的脉冲氩弧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Al_2O_3P/6061Al铝基复合材料在脉冲氩弧焊条件下的可焊性。焊缝金属及热影响区的显微组织观察与分析表明,接头组织致密,无气孔、夹杂和裂纹等缺陷,接头的抗拉强度可达母材强度的80%左右。焊接接头的X射线衍射相结构分析和断口扫描电镜分析的结果表明,接头中含有Al,Al_2O_3,MgAl_2O_4等相,接头拉伸试样断口呈韧性断裂机制。文中还针对这种复合材料在氩弧焊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接头质量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997.
钛及钛合金材料焊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澈 《红旗技术》2003,(3):32-35
分析了某机加力燃烧室滚动轴承组件材料钛及钛合金的可焊性,提出了的焊接难点及控制措施,为今后焊接该类材料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概述了电子束焊接在原苏联航空发动机制造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60kV、15kW真空电子束焊机的特点及转子部件的电子束焊接。  相似文献   
999.
对16Co14Ni10Cr2MoA钢进行了裂纹倾向性试验和氩弧焊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及组织的分析。结果表明,该超高强钢的焊接性良好,不仅接头强度高,而且塑性仍保持很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论述了储能点焊工艺特点,应用范围,并对航空发动机中常用金属材料采用的储能点焊出现的焊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改进的工艺方案,采用储能点焊工艺取代大功率交直流电阻焊工艺,成功地将三层薄壁零件搭接一次点焊成功,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用交直流电阻焊机点焊这种结构零件时焊点质量不稳定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