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0篇
  免费   1472篇
  国内免费   1168篇
航空   7682篇
航天技术   1332篇
综合类   879篇
航天   3547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99篇
  2022年   336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337篇
  2019年   362篇
  2018年   225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349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535篇
  2013年   502篇
  2012年   707篇
  2011年   700篇
  2010年   522篇
  2009年   584篇
  2008年   577篇
  2007年   587篇
  2006年   507篇
  2005年   511篇
  2004年   506篇
  2003年   558篇
  2002年   493篇
  2001年   423篇
  2000年   341篇
  1999年   263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32篇
  1996年   195篇
  1995年   201篇
  1994年   228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78篇
  1991年   172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67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扁平化气动外形是高超声速飞行器获得较高升阻比的优先布局,但该外形严重约束了起落架的收藏空间,常规机构很难满足要求,只能采用复杂机构的三维运动实现起落架的窄空间收放。然而,当前主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迭代试凑法在解决空间机构设计问题方面非常依赖工程经验,耗时耗力且很难得到最优结果。为解决这一问题,创新性地提出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起落架复杂机构自主设计方法。首先,分析并建立起落架收放机构的运动学理论模型;然后,建立起落架结构间距离描述及碰撞检测模型,并运用深度神经网络自主设计起落架收放机构的最优运动轨迹;最后,以某狭窄舱段的起落架收放策略设计为例,应用该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结果表明:所提设计方法可以快速得到最优的起落架收放机构设计方案,可用于指导高超声速飞行器起落架收放机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972.
基于伴随方法的单级低速压气机气动设计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佳奇  杨婧 《航空学报》2020,41(5):623368-623368
采用梯度方法对某型4.5级压气机最后级进行气动设计优化研究,梯度由连续伴随方法计算确定,多排伴随方程采用伴随掺混面模型进行数值求解。首先,采用基于经验修正的初步设计方法设计带进口导叶的4.5级低速、低压缩比压气机的原始气动外形。之后,在压气机近失速工况对最后级静子叶片进行伴随气动设计优化,通过优化叶型和安装角降低流动损失,目标函数定义为加权求和形式的熵增和流量偏差,优化中对流量进行约束。最后,开展基于伴随方法的多工况气动设计优化研究,改善两个不同转速条件下最后级的气动性能。优化结果表明,基于伴随方法的多排气动设计优化可以通过改变叶片气动外形提升多排全工况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973.
974.
分析了试验过程中热电池电压异常波动的原因,最终给出了问题的解决措施。该问题的解决对后续热电池的结构设计及工艺控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5.
《航空港》2014,(1)
<正>时间分分秒秒流逝,不舍昼夜。转眼冬季的脚步又将远去,收获幸福的时刻即将到来。临近春风送暖的季节,处处弥漫着甜蜜和温馨的味道,同时也寓意着来年的辉煌愿景。值此特殊的献礼时分,瑞士TAG Heuer豪雅特别甄选经典时计和奢华通信产品,以极致工艺和创新设计献礼马年新春。  相似文献   
976.
针对温度场测量中使用常规温度传感器引线不方便的缺点,设计了一套无引线温度测量模块。该模块具有测量精度高、无需引线、使用方便的特点。测量模块配接热电阻传感器,利用参考电阻比例测量技术,大大提高了测量稳定性。测量模块采用真空隔热蓄热技术,在-65~200℃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不少于2 h,可满足该温区真空试验罐、热压罐,或其他密闭试验装置、大空间实验装置等温度场均匀性测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977.
978.
<正>顾诵芬(1930-),江苏苏州人,中国飞机设计师。1951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历任中国航空研究院飞机设计所副总设计师、副所长、所长兼总设计师,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总设计师。顾诵芬从1954年起先后承担中国自行设计的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型和歼教6型的气动力设计工作,1964年起参与领导了高空高  相似文献   
979.
本文主要论述了空管自动化设备精细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过程,着重论述系统设计的理论依据——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以及在开发设计工作中如何将理论与空管维护部门实际工作相结合开发出高效实用的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空管自动化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980.
介绍了飞机某框从逆向设计到数字化高效加工详细流程,应用以CATIA V5、VERICUT为代表的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使零件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加工、工艺流程得到全面改进,为今后零件逆向设计及数字化加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