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78篇 |
免费 | 591篇 |
国内免费 | 26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133篇 |
航天技术 | 479篇 |
综合类 | 270篇 |
航天 | 5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2篇 |
2023年 | 116篇 |
2022年 | 127篇 |
2021年 | 134篇 |
2020年 | 139篇 |
2019年 | 123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08篇 |
2015年 | 145篇 |
2014年 | 127篇 |
2013年 | 123篇 |
2012年 | 154篇 |
2011年 | 193篇 |
2010年 | 167篇 |
2009年 | 179篇 |
2008年 | 180篇 |
2007年 | 125篇 |
2006年 | 133篇 |
2005年 | 126篇 |
2004年 | 137篇 |
2003年 | 100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32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噪声水平是现代飞机封闭腔室设计的重要指标,设计中单纯地对壁板进行加肋处理虽能显著降低噪声但会大大增加结构质量,为此对由封闭腔室构成的结构-声耦合系统进行了减重降噪优化研究。基于结构-声耦合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CTRAN计算了频谱加载时舱内的声压响应。通过试验对简化处理及数值计算进行了验证,并修正了相关模型参数。为了降低结构质量,以加强肋为边界对舱门壁板进行了分区,通过对各个区域壁板厚度及肋条截面积的优化设计,使系统动刚度分配更趋合理,降低了声辐射能量以及结构-声腔的耦合性,从而实现了在满足噪声约束条件下减轻结构质量的目标。本文的工作对实际工程中由加肋壁板所构成的类似结构的减重降噪设计有着较好的工程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42.
343.
供销合作事业的衍生与初期发展经历了从理论层面论证到实践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吸收借鉴了抗战以来合作事业的经验,又与当时的国家主要任务和经济形势相结合。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供销合作事业建立的政策、理论、制度层面的支撑,为供销合作社的衍生与初期发展提供了依据。最终,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供销合作事业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344.
345.
346.
金如山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1991,4(3):23-30,66
本文专门概括双扰流器文氏管混合杯式喷雾装置(以下简称F101式喷雾装置)的设计变化及加工装配偏差对喷雾周向均匀性的影响,在设计变量上,试验了3种喷咀(径向直射喷嘴,双喷口喷咀,F100空气雾化喷咀和7种扰流器共21种组合,在加工装配偏差方面,试验了喷咀错位,扰流器进口偏差及扰流器出口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咀的设计及加工,装配偏差比空气流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47.
用铂膜电阻温度计测量了前向台阶诱导激波与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流场中的表面热流率脉动。试验条件是:自由流马赫数为7.8,单位长度雷诺数为3.5×10~7米~(-1)。给出相互作用区平均热流率和脉动热流率分布。结果表明:在激波诱导的高超音速湍流分离流中,激波结构是不稳定的,产生一个间歇区域。在间歇区中,表面平均热流率由未扰动湍流边界层的热流信号和低频高幅热流脉动迭加而成,出现一个极大值。相互作用愈强,愈大,间歇区域愈长。 相似文献
348.
为了清晰地反映涡轮叶片的疲劳-蠕变交互作用,提高寿命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并改善涡轮叶片疲劳寿命对随机变量的敏感程度,分别采用Manson-Coffin公式和Larson-Miller方程计算了涡轮叶片的低循环疲劳寿命和蠕变持久寿命,利用修正的时间-寿命分数法计算了涡轮叶片疲劳-蠕变损伤,在此基础上,将响应面法(RSM)与果蝇优化算法(FFOA)相结合,考虑载荷、材料参数、疲劳-蠕变交互程度的不确定性,对涡轮叶片疲劳寿命进行了稳健性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涡轮叶片疲劳-蠕变小时寿命的概率区间减小了8.48%,验证了该优化方法的工程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9.
在双级旋流多点喷射直接混合(TAMDIM)高温升燃烧室单头部试验件上进行了燃烧效率试验,对比了两种不同主副级喉道间距尺寸下的慢车主、副分级供油方案及副油路单独供油方案的燃烧效率,分析了不同主、副级当量比(副油路供油比例分别为40%,56%,65%,100%)及喉道间距对燃烧效率的影响.试验表明:主副级采用分级供油策略时,喉道间距对燃烧效率有显著影响,喉道间距设计为19.3mm,副油路供油比例控制在40%~56%,可以获得比单独副油路供油更好的燃烧效率.在扇形试验件上进行了试验验证,进一步验证了慢车分级供油策略在TAMDIM高温升燃烧室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50.
防弹抗坠毁燃油系统是为了满足武装直升机的使用环境要求,不断得到认可与发展。本文介绍了国外燃油系统的防弹抗坠毁技术要求及其运用与发展。它主要包括油箱、软管、接头,供输油系统的防弹抗坠毁要求及其综合设计技术。探讨了该项技术给予我们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