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航空   1338篇
航天技术   254篇
综合类   237篇
航天   365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1.
飞机大迎角横侧气动特性是决定其机动性及敏捷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就采用机头边条改善飞机大迎角横侧气动特性进行了讨论。着重对机头边条的大小、安装位置等对飞机稳定性的影响进行讨论。试验是在气动中心低速所4m×3m和3.2m风洞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92.
边条机翼布局战斗机稳定性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丰学  梁贞桧 《飞行力学》2002,20(2):55-57,61
对边条机翼布局战斗机的纵,横向稳定性改进措施进行了研究,结合具体战斗机布局,给出了边条机翼布局战斗机纵,横向稳定性的一般特征,对前缘襟翼下偏,翼刀,平尾下反和机身截面修形等几种气动布局改进措施的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简要讨论,结果表明,所研究的气动布局改进措施都能有效提高边条机翼布局战斗机的稳定性,其中,前缘襟翼下偏既能完全克服俯仰力矩曲线非线性上翘问题,又能较好地解决横侧向稳定性丧失问题。  相似文献   
93.
94.
95.
通过对强度理论、杆件拉伸概念及公式的分析研究,引入实验元件的几何刚度和弹性稳定性系数的概念,推导出实验元件的拉伸位移变化率的公式,并以此进行实验元件的破坏预估及结构模型修正。  相似文献   
96.
《飞机工程》2005,(3):63-63
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已经制造出机翼设计源于海鸥的小型无人机样机.其外形与鸟非常相似,总长度从152mm到609mm不等,利用微电机扭转螺纹从而移动可变形机翼.使之在12秒内控制机翼从向下折叠状态转变为向上展开状态,改变其飞行稳定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97.
高超声速边界层的转捩及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纪生 《航空学报》2015,36(1):357-372
首先描述了边界层转捩的基本过程及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高超声速边界层不同于不可压缩边界层的流动不稳定性特性,并介绍了边界层的转捩机理与感受性特征;给出了高超声速三维边界层中预测转捩的常用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多用于工程实际的e N方法以及对e N方法的理性改进,同时列举了在高超声速三维边界层中应用e N方法实现转捩预测的多个实例。最后,分析并总结了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预测所存在的困难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机理及应用的若干进展回顾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解少飞  杨武兵  沈清 《航空学报》2015,36(3):714-723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对飞行器的热传递、表面摩阻和流动分离等有重要影响,尤其是再入飞行器和吸气式巡航飞行器。然而,人们对边界层转捩机理中的很多问题认识还不清楚,或存在争议。本文从扰动波演化的角度回顾了高超声速边界层感受性、线性稳定性和非线性作用的国内若干研究进展,并以基于谐波共振的人工转捩技术为例示范了这些机理认识在转捩控制上的应用。扰动的产生和发展是认识边界层转捩机理的核心。通过研究扰动波来认识边界层转捩机理,开展应用创新研究对提升飞行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基于PID控制的磁轴承转子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轴承转子动力学特性是磁轴承与转子动力学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好坏不仅决定稳定悬浮能否实现,而且还直接影响其动态性能和转子的回转精度。对基于PID控制的主动径向磁轴承的刚度和阻尼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五自由度的多电模拟发动机转子进行临界转速、稳定性分析,得到各阶临界转速及稳定与否的判定方法,并分析了轴承主导型临界转速和转子主导型临界转速的不同特性。研究结果能为多电发动机整机减振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0.
以模型方程为例,采用MUSCL插值的S-W通量分裂格式,分别结合二步、四步龙格一库塔时间推进格式建立数值求解方法.用Von Neumann傅里叶级数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格式的放大因子及色散因子的计算,分析了时域有限体积法(FVTD)格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