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89篇 |
免费 | 906篇 |
国内免费 | 75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595篇 |
航天技术 | 890篇 |
综合类 | 397篇 |
航天 | 19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195篇 |
2022年 | 244篇 |
2021年 | 274篇 |
2020年 | 232篇 |
2019年 | 255篇 |
2018年 | 156篇 |
2017年 | 209篇 |
2016年 | 219篇 |
2015年 | 213篇 |
2014年 | 278篇 |
2013年 | 281篇 |
2012年 | 365篇 |
2011年 | 339篇 |
2010年 | 300篇 |
2009年 | 301篇 |
2008年 | 301篇 |
2007年 | 300篇 |
2006年 | 238篇 |
2005年 | 209篇 |
2004年 | 202篇 |
2003年 | 185篇 |
2002年 | 169篇 |
2001年 | 166篇 |
2000年 | 140篇 |
1999年 | 120篇 |
1998年 | 113篇 |
1997年 | 119篇 |
1996年 | 84篇 |
1995年 | 96篇 |
1994年 | 84篇 |
1993年 | 70篇 |
1992年 | 79篇 |
1991年 | 62篇 |
1990年 | 78篇 |
1989年 | 60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1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本文对先进大型固体发动机碳/碳喷管喉部的消蚀过程进行了气热化学分析,分析认为碳/碳喷管喉部表面消蚀的主要原因是水蒸气对碳的化学侵蚀.分析过程中应用了几个专有的数值计算程序,并用碳/碳材料表面消蚀速率和表面粗糙度的实验结果作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在模型中采用的从点火开始时平滑的初始碳/碳材料表面的层流附面层转变为稳定工作时粗糙的烧蚀碳/碳表面的紊流附面层状态时的假设,使实测消蚀数据和预测值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12.
首先讨论了纯辐射换热的航天器系统温度场在恒定热源情况下具有渐近稳定特性,然后据此提出了对该系统可采用比缩热负载进行热模拟试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所研制的聚氨酯泡沫塑料及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的热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两种泡沫塑料在室温至700℃的范围内,其热重曲线均呈现三次失重,而其DSC曲线在30~260℃范围内无明显的吸热峰和放热峰。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第一失重温度并非泡沫塑料的热分解温度,第二失重温度是聚氨酯链段的分解温度,第三失重温度是异氰脲酸酯环的分解温度。本文提出了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结构与其热行为的关系。论述了聚氨酯泡沫塑料及聚异氰脲酸酯泡沫塑料的热行为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机械合金化Al-4.9Fe-4.9Ni粉末的无包套脱气封焊或烧结的直接经热静液挤压致密的可能性,同时研究了挤压比、挤压温度和粉末硬度对挤压力和合金性能的影响,以及获得接近理论密度的挤压棒材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热静液挤压工艺可以使机械合金化粉末致密化而获得接近理论密度的挤压棒材。玻璃石墨挤压介质可有效地防止粉末压坯的进一步氧化,而使挤压棒具有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载人航天要求绝对保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使其能舒适地生活和高效地工作。本文从安全性和可靠性两方面论述了载人航天飞行对所用热控材料的基本要求,并简要介绍了载人航天器应用的热控材料(包括涂层、隔热材料、导热填充料、相变材料、毛细多孔材料、热管、电热材料以及热双金属材料、热电致冷材料等)。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IEEE-488总线、测量仪器和计算机组成的自动测试系统的结构,研究了对机载电子设备实现自动测试及故障实时自动诊断的自动测试系统,以及主要由自动测试系统组成的机载电子设备测试方舱。该方舱主要用于内、外场对机载电子设备的测试、校准、定检、故障诊断及恢复。 相似文献
17.
CORROW 《世界航空航天博览》2003,(7):22-23
1988年,日本防卫厅提出次期支持战斗机计划(fighter supporter),用以取代日益老旧的三菱F-1,日本以当时世界上其它主力战机——F-16、F-18、“狂风”IDS为发展模仿对象。1990年,日本与美国政府协议共同发展计划,根据美国洛克希德&;#183;马丁公司的F-16为发展基础,由洛马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于1992年完成初步设计。F-2A/B的全尺寸木制模型公开之后,受到新闻界和社会舆论大力批评。不过,日本防卫厅仍力排众议进行原型机的生产,并于1995年10月首飞,预计将生产单座机84架,双座机47架。 相似文献
18.
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内部物理过程复杂且具动态性,较难对其进行准确描述与深入研究,且其工作温度较高,其状态参数难以使用常规方式测量。针对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建立流动、传热和电磁相互耦合的数值模型,基于Fluent软件对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和特性分析,设计并搭建了一套热焓探针实验系统,完成对直流电弧等离子体炬射流参数的测量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数值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在10%以内;炬内温度与速度最大值与工作气流量呈正相关,均出现在靠近阴极区域,且沿轴线逐渐降低;等离子体炬内高温区与高电流密度区重合。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超光谱探测仪(简称超光谱探测仪)植被荧光探测精度,需降低光学系统偏振灵敏度,即对超光谱探测仪偏振响应进行抑制。文章利用斯托克斯-穆勒体系对超光谱探测仪光学系统进行偏振特性分析,对前置光学系统引起的偏振响应进行理论分析,从而确定采用双巴比涅消偏器实现全光路消偏的方案;同时对偏振测试系统中主要误差源(即测试系统残余偏振度)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积分球光源+扩束系统+偏振元件”的低残余偏振度的偏振测试系统,对超光谱探测仪偏振灵敏度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超光谱探测仪偏振度为0.65%,满足高精度植被荧光探测需求。 相似文献
20.
杨晓冬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21,31(4):1-3
在航空航天领域,稳定性和可靠性是重要的关键性指标,尤其是电源系统.电源系统作为航天设备的能源供应部分,是其他部分安全稳定运行的保证,因此对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测试变得尤为重要.电源系统测试主要包括环境测试和参数测试,运用自动化测试技术对电源环境和参数进行全方位测试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电源系统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