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0篇
  免费   672篇
  国内免费   562篇
航空   1927篇
航天技术   486篇
综合类   264篇
航天   1297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卫星热真空试验微波开关分子污染防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某型号系列卫星在整星热真空试验中,微波开关因分子污染出现了输出功率下降的异常现象。文章对污染物成分与真空状态运动机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阻断污染物分子传输途径的主动防护措施和阻止污染分子冷凝的被动防护措施,并通过某卫星热真空试验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防护措施有效地减少了进入开关内部的污染量,确保了开关在整个热试验过程...  相似文献   
992.
交会对接组合体热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合体热管理是实现目标飞行器和载人飞船交会对接组合体载人热环境控制的重要手段。文章提出了以舱段间通风为技术途径的交会对接组合体热管理方案。在组合体热特性分析和热平衡试验基础上,获得了组合体热管理系统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组合体密封舱空气温度在19~26℃范围内可调,验证了交会对接组合体热管理设计的正确性。最后,对空间...  相似文献   
993.
2011年9月17日~18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航天器环境工程》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空间真空热环境模拟与试验技术”高端论坛在广西阳朔胜利召开。此次论坛面向“十二五”航天重大工程需求,旨在探讨空间真空热环境模拟与试验技术方面的重大问题和发展方向,并总结40多年来空间环境模拟设备研制的经验,为满足航天事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学术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4.
水客 《航天员》2011,(1):62-63
2010年11月,欧空局航天员保罗·内斯波利(Paolo Nespoli)在国际空间站正式启动微型太空温室计划。此次太空温室计划,是欧空局人类太空飞行理事会构思提议的。温室落户空间站太空温室用来在太空失重环境中培育花卉蔬菜等植物。科学家设计出太空温室装置,能够为植物在  相似文献   
995.
核热推进技术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宏图 《火箭推进》2011,37(4):1-11
分析了核热推进相对于现有传统推进技术的优势,介绍了可能的技术实现途径,重点是目前已经实现的固相核热推进技术,并归纳了有关文献对于固相核热推进技术的空间应用分析结果;介绍了核热推进技术的发展历程,并对当前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我国发展核热推进技术提出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996.
用热化学反应法制备热障涂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化学反应法在GH1040镍基合金上制备了ZrO2基热障涂层。在100℃左右测试,有涂层试样的温度比无涂层的低约100℃。涂层的抗热震击性和抗氧化性相当好。此项新方法具有工艺简便和成本低廉的优点。并提出了深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997.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完成太空飞行任务后,返回时曝炸解体.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这是人类航天史上又一严重地灾难。人们在对遇难航天员深深惋惜怀念的同时.也在关注着新一代(第二代)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如何发展.本刊特约杨勇王小军两位博士就这方面的情况给读者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推进技术》1994,15(3):80-80
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的冷却未来航天飞机的推进系统,超燃冲压发动机必须准备面对特别热的环境。一个有效的热防护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日本角四研究中心和石川一播磨重工业企业的一个研究小组对上述热防护系统非常感兴趣。他们进行了下面一个实验:把一块模拟超燃冲压发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