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05篇 |
免费 | 993篇 |
国内免费 | 89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805篇 |
航天技术 | 901篇 |
综合类 | 520篇 |
航天 | 176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261篇 |
2022年 | 264篇 |
2021年 | 296篇 |
2020年 | 241篇 |
2019年 | 269篇 |
2018年 | 191篇 |
2017年 | 211篇 |
2016年 | 245篇 |
2015年 | 240篇 |
2014年 | 286篇 |
2013年 | 276篇 |
2012年 | 368篇 |
2011年 | 330篇 |
2010年 | 310篇 |
2009年 | 350篇 |
2008年 | 327篇 |
2007年 | 307篇 |
2006年 | 251篇 |
2005年 | 201篇 |
2004年 | 183篇 |
2003年 | 193篇 |
2002年 | 148篇 |
2001年 | 145篇 |
2000年 | 133篇 |
1999年 | 95篇 |
1998年 | 113篇 |
1997年 | 116篇 |
1996年 | 114篇 |
1995年 | 73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60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22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1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倾斜轨道星敏感器热控设计及在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倾斜轨道卫星星敏感器空间外热流复杂多变,同时兼具内功率集中、热容小等特点,这为星敏感器的热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文章以某临界倾角轨道卫星星敏感器热设计为背景,在详细外热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倾斜轨道星敏感器热设计方案,利用热分析软件Thermal Desktop对此热控系统进行了具体的热分析。星敏感器在轨遥测温度在-19.8-5.1℃之间,满足温度指标要求,表明星敏感器热设计合理、有效,可为今后倾斜轨道星敏感器热设计提供设计依据。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在轨遥测数据对星敏感器热分析模型进行修正,得出入轨初期星表主要热控涂层退化约为50%的结果,这对于分析近地轨道卫星在轨温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2.
针对资源勘探等高精度应用对航空重力仪测量精度和分辨率的更高要求,在前期研究基础之上,研发了新一代采用"捷联+平台"方案的新型航空重力仪。设计了采用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和光纤陀螺的捷联式重力仪,采用了新型温度控制方案,提高了重力仪的环境适应能力。设计了稳定平台,将捷联式重力仪保持在垂直方向,隔离载机的角运动干扰,减小了重力传感器的动态误差。飞行试验表明,该方案是有效的,将航空重力仪的精度和分辨率提升到优于1mGal/3km。 相似文献
113.
赵淑媛%张博明%赫晓东 《宇航材料工艺》2006,36(Z1):23-27
针对重复使用运载器热防护系统纤维隔热毡内部导热和辐射的耦合换热问题进行了分析,应用有限差分法建立了纤维隔热毡的数值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求解传热方程,计算了稳态的有效热导率.计算结果表明辐射和气体传导是纤维隔热毡内的主要传热方式,辐射作用随压力和试样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试样温度高的一侧辐射是主要的传热方式,而在温度低的一侧气体传导为主要的传热方式;试样的有效热导率随纤维的平均直径、压力和温差的增加而增加,随试样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本文的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可以为纤维隔热毡及热防护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4.
一、选择的矛盾东航货运未来发展战略是在未来十年中分三阶段实现转型最终目标:第一阶段,专注航空,开始转型,标杆企业是汉莎航空货运;第二阶段,具备物流企业特征,实现转型;第三阶段,完成转型,成为中国的UPS。中货航有两个战略选择:战略选择一,按照中货航既定的战略以上海为核心,集中力量做稳上海市场,以客机腹舱作为支持,着力发展国际航空货运,先做精,再做大。战略选择二,乘国家大力发展国内航空货运、振兴物流产业之际快速扩张, 相似文献
115.
针对GTF发动机低压转子系统突加不平衡瞬态响应问题,基于有限元法建立了考虑啮合单元、行星架单元、膜盘联轴器单元的多体接触、多转子耦合动力学模型,介绍了考虑非线性因素下突加不平衡瞬态响应计算方法,求解了低压转子系统的突加不平衡瞬态响应,并分析了关键部件刚度对突加不平衡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风扇转子发生突加不平衡时,各部件均表现为振动幅值突增,后迅速趋于稳定,低压涡轮转子发生明显拍振,突加不平衡载荷主要由行星架结构和第1.5支点刚性支承承担;行星架刚度主要影响风扇转子突加不平衡响应、第1.5支点和行星架处的外传力;膜盘联轴器刚度主要影响增压级突加不平衡响应、转子在突加不平衡之后稳定运转情况。 相似文献
116.
大面积表面温度测量技术在风洞测温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满足更高表面温度的测量需求,亟待开展新型测温技术及温度传感材料的研发。基于稀土离子的热耦合能级荧光强度比进行温度测量是一种新型测温技术。本文合成了一种温敏发光材料(YAG:Dy),研究了50~1 000℃范围内稀土Dy3+离子的一对热耦合能级(4F9/2→6H15/2,4I15/2→6H15/2)的跃迁发光强度比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基于该材料,本文开展了荧光强度比测温与红外测温仪测温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者的测量结果有很高的吻合度,证明该温敏发光材料(YAG:Dy)可用于50~1 000℃范围内的温度测量。 相似文献
117.
高超音速气动热仿真技术是提高天线热防护能力的重要支撑之一,为了进一步缩短研制周期和节约成本,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冷壁热流和壁面恢复焓为输入条件,以MATLAB和CFD联合迭代快速求解高速气流中天线温度场的工程化算法。在利用气动热试验证明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的高一致性后,以该仿真方法对一个高速气动加热时长为500 s的天线实施了防隔热优化设计,根据仿真评估出的导致核心器件温升的主、次要因素,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最终目标印制板由过往的320℃下降到了142℃,热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8.
119.
120.
在动态系统基于模型诊断中,状态空间大小与元件个数、时间是双指数关系.K-Best枚举方法每个时刻只考虑K个可能性最大的状态,有效减小了枚举空间,但当系统复杂庞大或诊断周期长时,状态更新仍是一项巨大工程.提出一种结合粒子滤波和不确定图的动态系统诊断方法PF_LUG,利用粒子在状态空间的分布近似其概率,并用不确定图标签的反向匹配代替传统的正向轨迹枚举.算法有效解决了由时间导致的计算量增长问题,使时间对复杂度的影响由指数运算降为乘积运算.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运行时间相对诊断周期线性增长,比K-Best枚举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