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7篇 |
免费 | 247篇 |
国内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86篇 |
航天技术 | 47篇 |
综合类 | 46篇 |
航天 | 2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21篇 |
2019年 | 32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39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22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112.
为了研究等离子体射流点火提升燃烧室内可燃混合气点火性能的机理,利用建立的实验测量系统,实验研究空气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的放电特性和射流特性,并与电火花点火器对比研究在航空煤油/空气混合气中的点火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空气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器的击穿电压为9.2k V;相同电压下,电弧电流随工作介质流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点火驱动电源输出电流的增大而增大;点火器的伏安特性为下降型;等离子体点火射流长度随点火驱动电源输出电流的增大而增长,随工作介质流量的增大,先增长后缩短;来流速度对等离子体点火射流产生较大影响;等离子体射流点火延迟时间小于电火花点火。 相似文献
113.
114.
为优化旋流燃烧室头部结构、提高其运行性能,针对三种旋流器文氏管和燃料喷嘴的组合结构和两种流通面积的旋流器,开展了常压下以甲烷为燃料的燃烧室性能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各头部结构的冷态总压损失系数与来流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燃料喷嘴插入文氏管的位置过深或过浅都会增大流动阻力,在来流速度9.7m/s条件下,喷嘴处于中等插入位置时总压损失系数降低6%左右;开放空间下,燃料喷嘴的位置越浅越利于火焰稳定,受限条件下这种影响被缩小,并且受限火焰的稳定工作范围明显宽于相同入口条件下的开放火焰;增大旋流器流通面积有利于降低总压损失系数、增强火焰稳定、减轻火焰筒壁面振动幅度,但不利于促进燃料和空气掺混,导致NO和CO的排放浓度都变大;在临近贫油熄火状态时,火焰筒壁面振动幅度加剧,明显高于稳定燃烧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5.
116.
局部富油供油扩展燃烧室贫油点火熄火边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介绍了燃烧室主燃区设计中熄火特性与综合性能间的折衷考虑,设计了火焰筒头部均匀供油和局部富油供油方案,并在全环试验燃烧室上进行了两种方案对燃烧室贫油点火熄火边界影响的对比试验,分析和总结了火焰筒头部局部富油设计方案的点火熄火规律。结果表明:局部富油设计可显著扩展燃烧室贫油点火熄火边界。 相似文献
117.
对机动再入飞行器弧段的复合制导方案进行了研究,首先提出了通过高低空复合制导控制再入飞行器的终端速度和弹道倾角的思路;然后分别给出了高空最优制导律和大气厚再入最优制导律;最后对此复合制导方案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8.
《世界航空航天博览》2003,(8):40-47
美国在11事件后,对阿富汗以及海湾地区实施了“持久自由”和“自由伊拉克”两个军事行动,美军充分汲取前苏联在阿富汗及车臣战争中的教训,为免重蹈覆辙充分运用油气炸弹特性对付藏匿于山地、坑道、洞穴殛地下坚固掩体为掩护的塔利班政权及伊拉克共和国卫队。油气弹(Fule Air Explosive FAE)亦称之为云雾弹云雾炸弹或者燃料空气炸弹引爆高挥发性燃料并与空气混合后,在目标区域产生爆炸.爆炸中大量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目标区域处于短暂缺氧状态从而达到杀伤及破坏目的。 相似文献
119.
《世界航空航天博览》2006,(5):96-96
沈阳读者贾权印问:人造卫星是如何发射的?
四方帽博士:首先将人造卫星装在火箭的顶部,外面戴着圆锥形的防护罩,然后将装有卫星的运载火箭耸立在发射台上,全部准备工作完毕,按照“倒计数程序”进入最后预备阶段。随着地面控制中心的发射指令:“9、8、7、6、5、4、5、2、1,发射!”第一级火箭发动机点火,运载火箭开始脱离发射架上升,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120.
为解决某型发动机领先飞行中存在高空起动和加力点火缺陷,本文认真研究了英方有关的技术文件、设计报告、试验报告,结合具体性能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分析计算确定了引起问题的原因,得到了实物验证,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