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3篇
  免费   854篇
  国内免费   356篇
航空   2765篇
航天技术   507篇
综合类   388篇
航天   71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29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57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21.
针对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梁系统,建立系统的无量纲运动方程,采用伽辽金法及平均法得到幅频响应方程。文章采用奇异性理论,计算以温度和激励幅值为开折参数的转迁集,并绘出不同区域的幅频响应图。主要分析温度对幅频响应曲线及激励幅值—响应幅值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幅频响应曲线有类线性和硬特性两种类型;温度只对频率有影响;对激励幅值—响应幅值曲线:当频率较小时,激励幅值越小且温度越高时,响应幅值越小,激励幅值较大时,温度影响较小;频率较大时,曲线出现多解区,温度越低,激励幅值对应的多值区越宽。  相似文献   
922.
基于地基偏振激光雷达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武汉中心城区的观测资料,研究了超大城市对流边界层高度与夹卷层厚度的变化特征.采用Fernald方法进行数据反演获得了1min时间分辨率、30m空间分辨率的后散比剖面,通过方差法确定了对流边界层高度和夹卷层厚度.结果表明,武汉上空对流边界层高度和夹卷层厚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对流边界层顶的均值最大处在春季为1.14km,夏季为1.25km,秋季为1.06km,冬季为0.74km;夹卷层厚度均值最大处在春季为0.40km,夏季为0.51km,秋季为0.34km,冬季为0.26km.这些特征与武汉地区地表温度的周年变化特征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23.
零偏温度漂移是影响高精度MEMS加速度计整体性能的关键指标,敏感结构机械零位的温度漂移和电路零位(电容检测电路)的温度漂移是加速度计零偏温度漂移的直接原因。分析了影响加速度计零偏温度系数的3种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某型加速度计伺服电路温度性能测试筛选方法,有效减小了电路零位的温度漂移。采用了全硅表头,同时对表头封装粘接方式进行优化,大幅减小了表头机械零位的温度漂移。经过这些优化措施后,加速度计的温度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零偏温度系数由1.3mg/℃减小到0.5mg/℃,零偏的常温稳定性(1h)达到0.108mg,重复性(6次)达到0.141mg。  相似文献   
924.
尽管统计局部各向同性假设已广泛用于湍流理论和建模,但湍流预混火焰的局部释热会令附近流体密度与黏性发生突变,进而使湍流流场呈现非各向同性统计。我们将涡面场方法推广于湍流预混燃烧,用于表征非各向同性涡面结构。发现未燃侧的小尺度缠绕扭曲涡管在火焰区受到热膨胀的拉伸作用,在已燃侧融合为大尺度块状结构。结合拟涡能输运方程和雷诺应力Lumley三角形,分析发现从未燃侧到已燃侧速度场非各向同性程度逐步增加,且涡面几何结构的变化与速度场局部非各向同性统计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925.
为了减少热误差对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首先利用热成像仪初步找出机床温升明显的位置,然后利用灰色理论对16个温度测点的试验数据进行优化处理,找出与热误差关联度较高的测点;将优选出的温度测点数据和实测的Z轴热误差数据进行划分,采用GM (1,n)灰色预测和BP神经网络建立热误差预测模型,并在试验机床上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灰色GM (1, n)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平均相对误差为10.17%,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与实测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5.19%,优于灰色GM (1,n)预测,能起到提高热误差预测精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6.
提出了一种基于热流反演方法的表面发射率测试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火箭发动机用热防护材料镀铝薄膜表面发射率进行了测量。试验在真空舱中进行,利用石英灯对试片进行加热,建立了由石英灯和试片组成的热交换系统,根据传热理论推导出了包含试片表面发射率的传热方程。依靠热电偶测量试片温度变化,反演得到表面热流,代入传热方程,获得试验用镀铝薄膜表面发射率约为0.12。此外,还采用集总参数法对镀铝薄膜表面发射率进行了计算,两者结果相差小于1.5%。提出的发射率测试方法虽然不能得到光谱发射率,但已经可以满足工程应用,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927.
This paper seeks to outline the temperature effect on the buckling properties of ultra-thin-walled lenticular collapsible composite tube(LCCT) subjected to axial compression.The buckling tests of the LCCT specimens subjected to axial compression were carried out on INSTRON-500 N servo-hydraulic machine in dry state and at the temperatures of 25 C, 100 C and 80 C. The load–displacement curves and buckling initiation loads were measured and the buckling initiation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from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buckling initiation load, on average, is only about 2.2% greater at the low temperature of 80 C than at the room temperature of 25 C due to the material hardening, demonstrating an in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buckling initiation load, whereas it is about 19.5% lower at the high temperature of 100 C than at the room temperature owing to the material softening, implying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buckling initiation load. The failure mode of the LCCT in axial compression tests at three different temperatures can be reckoned to be characteristic of the buckling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around the central region until rupture. The finite element(FE) model is presented to simulate the buckling initi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eigenvalue-based methodology.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is achieved.  相似文献   
928.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是由物理科学、机械与制造科学、信息科学、控制科学和材料科学等多学科融合发展起来的高智能、高柔性、低能耗、高清洁的先进制造技术,是21世纪最重要的先进制造技术之一[1-2].高能束流是指在自由空间可定向传输的高能量密度的束流,如激光束、电子束、离子束及等离子体等.高能束流加工技术是指利用高能束流使材料产生加热、熔化、气化、等离子体等物理现象而达到对材料进行去除、连接、生长和改性等目的的一种先进制造技术.高能束流加工技术的主要特点有:多尺度、选择性、非接触、三维高精密、灵活性强、材料适应性强,可实现极端条件制造.  相似文献   
929.
不确定航迹自适应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亚奇  熊伟  何友 《航空学报》2019,40(5):322557-322557
针对现有航迹预测技术中,存在无模技术缺乏理论分析支持、能力有限、适用范围窄、有模技术先验假设过多、前提条件严苛、通用性差等问题,通过理论推导,利用循环和多层神经网络结构,研究提出了具有理论严谨、先验假设少、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等优点的不确定航迹自适应预测模型,同时给出了典型的实现方法。该模型克服了现有航迹预测方法的缺点与不足,并具有无模与有模两类技术的优点与长处,仿真和实测实验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提取识别出数据中存在的模式,并基于模式,进行正确有效地预测,能有效解决不同实际环境中的航迹预测问题,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30.
王旭怀  刘勇  张祥  杨晨  李昊 《航空动力学报》2023,(12):2883-2894
针对中心分级旋流模型燃烧室中出现的不稳定燃烧特征进行试验研究,在常压试验中同步采集了不同工况下燃烧室动态压力脉动信号、释热率脉动信号和高速火焰图像信号。通过经验模态分解(EMD)对压力脉动信号进行分析,发现脉动特征主要集中在前3阶本征模态(IMF)中。这些IMF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进行主频分析后发现分别与释热率脉动、气流旋流脉动和火焰不稳定脉动特征频谱吻合。进而可以判断通过EMD可以从单一燃烧室压力脉动信号中分解出3个主要物理过程的脉动特征,为进一步分析工程级燃烧室试验中振荡燃烧的诱发机制和燃烧诊断提供了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