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6篇
  免费   840篇
  国内免费   466篇
航空   4148篇
航天技术   1404篇
综合类   712篇
航天   148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204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153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91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212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216篇
  2001年   228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207篇
  1994年   166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88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34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我厂为各大船厂配套的船用起重机基柱 (crenefoundation)是起重机的主要受力部件 ,其中塔座天圆地方锥体与上围筒对接焊缝为主受力焊缝 ,且为不等厚 (最大值为 1 0 mm)非平对接 (± 1 5°内连续变化 ) ,该处应力较集中 ,故焊缝错边量要求高 (0~ 3mm)。装配后 ,因结构原因 ,用常规焊缝检验尺因测头固定在主尺内只能伸缩不能转动而无法直接测量 ,借助辅助工具测量又因结果误差较大且手续繁琐 ,难以得到第三方认同 ,根据我们多年的经验 ,认为采用万能角度尺的测量方法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将万能角度尺直角测头从测量面向上刻上刻度 ,最…  相似文献   
182.
阐述了一种利用GPS作为基准测量设备来鉴定机载雷达空对地测距(AGR)精度的试飞方法。通过试验及系统的分析、研究证明,该方法对解决机载雷达定型试飞中AGR精度在飞机平飞状态下如何验证这一难题和今后雷达定型试飞中其它科目试飞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3.
184.
一种以后掠75.7°薄三角翼为主要特征的典型航空航天飞行器模型,在激波管风洞马赫数为11.9和15.4两种条件下,攻角范围20°~50°,用模型自由飞方法测量了它们的轴向力系数、法向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特性。相应的实验雷诺数分别为3.19×10~4和1.64×10~4,这两种流动条件均属于稀薄气流的滑流区。 实验结果表明在M_∞=11.9和15.4两种条件下,两种剖面外形模型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均随攻角加大而递增,其变化规律有很好的一致性,且对马赫数并不敏感;但从体轴系来看,不仅两种模型的轴向力系数不同,而且因粘性干扰的缘故,同一模型A在M_∞=15.4时比M_∞=11.9时有相对较大的轴向力系数,但两者随攻角变化的规律一致,且当α>45°时接近牛顿值。此外,实验表明两种模型的压心系数随攻角均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5.
介绍了失真的测量原理和产生标准失真源的方法;介绍了失真度测量仪自动测试系统,并对测量装置的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6.
针对发动机转子高速动平衡转速波动、无法保证振动信号同步整周期采样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转速脉冲的振动信号重构技术,大大提高了相量测量的准确度和稳定性。经试验验证,这项技术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7.
本文在论证比对基础上选取了弹丸气动参数辨识模型及弹道研究模型,并以某155mm榴弹为例,研究弹丸气动参数,攻角姿态及其测量误差对弹道特性与射表精度的影响,进行了大量对比计算和分析,据此对纸靶、太阳方位角传感器等攻角测量系统初步提出了较明确的测量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8.
简要介绍了航空绞车综合测量系统的功能、组成、工作原理及软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189.
郑航  胡晓军  郭海  唐志平 《推进技术》2007,28(5):467-470,474
为研究激光微推进器用于微小卫星在轨空间飞行任务的可行性,利用已建立的激光推进微小卫星仿真平台,对微小卫星在轨姿态调整、轨道维持和轨道转移等飞行任务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星载激光微推进器可满足在轨微小卫星的高控制精度姿态调整、近地观测轨道维持以及较长时间要求的轨道转移等空间任务对推进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0.
含能工质激光烧蚀推进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分析在高能脉冲激光作用下,含能工质化学能对推进性能的影响,在实验的基础上,对固体含能工质激光烧蚀推进过程中的能量效率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含能工质自身化学能在激光推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火箭推进方式相比,固体含能材料激光烧蚀推进方式的能量利用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