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5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182篇
航空   1665篇
航天技术   336篇
综合类   210篇
航天   611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电子回旋共振推力器中和器内磁场与微波电磁场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回旋共振推力器具有寿命长、比冲高、结构简单等特点,用于深空探测主推进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中和器是电子回旋共振推力器的关键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为产生电子,中和离子源发射的离子束流,它对保持电子回旋共振推力器的电位平衡有着重要作用.文中针对φ10 cm推力器的中和器,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磁路模型,计算了中和器内磁场分布,得出了方案中电子回旋共振面的位置.针对中和器的工作特,最,设计了多种天线方案,利用ANSYS软件计算了其对应的电磁场分布.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磁场提供的电子回旋共振面位置合理,L型天线方案可实现放电击穿,产生等离子体.计算结果对电子回旋共振推力器的中和器设计与研制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962.
采用N-S方程求解了100 W微波等离子体推力器(MPT)选用不同推进工质时的性能参数;并采用直接蒙特卡洛模拟方法(DsMC)对MPT羽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几种工质的推力变化不大,氮气为23.6 mN,氮气为24.8mN,氩气为24.8 nuN;但比冲区别较大,氮气为565.2 s,氮气为243.7 8,氢气为180.2 s.羽流场中,密度、压强及温度沿轴向和径向均逐渐减小;轴向速度在轴线附近变化不大,采用氩气工质时,约1 700 m/s,在远离轴线区域,沿流动方向逐渐增大,沿径向逐渐减小;径向速度沿轴向变化不大,沿径向逐渐增大,并在接近流动区域边界时迅速减小.  相似文献   
963.
为解决激光脚点(laser footprint)在光学图像中的定位问题,建立分析模型,构建了集成激光测距机和CCD摄像机的实验室激光成像系统;通过实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图像配准和融合,反演出被测目标三维图像,包含了被测目标高程与灰度信息。  相似文献   
964.
文章采用有限元ANSYS程序分析了在重复频率脉冲激光辐照下光学薄膜元件表面的温度变化。结果表明激光脉宽相同时,重复频率越高,相同辐照时间薄膜元件表面温度累积就越大;占空比一样时,脉宽越大,相同辐照时间元件温升越高。重复频率表现出来的只是温度的累积效果,脉宽的影响效果远大于重复频率引起的温度累积。  相似文献   
965.
966.
崔静  张杭  翟巍  路梦柯  杨广峰 《航空学报》2021,42(6):424032-424032
飞机发动机进气道前缘唇口积冰将会严重威胁航空安全,仿生研究表明具有微纳结构的疏水表面可以起到良好的抑冰效果。针对飞机唇口材料TC4,采用飞秒脉冲激光诱导制备TC4微结构表面,利用三维形貌仪和扫描电镜对TC4合金表面三维形貌和微纳结构进行观测,应用接触角测量仪分析表面浸润改性,依托结冰特性实验系统测试微结构表面抑冰抑霜性能,并分析飞秒脉冲激光加工工艺参数对表面微观结构和抑霜特性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激光扫描速度的增大,TC4合金表面形成的拱形沟壑深度增加,沟壑上方出现干涉条纹以及圆形凸起且微纳凸起的尺寸随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接触角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加工后表面液滴冻结时间比未加工表面延迟30 s;扫描速度2 000 mm/s时的液滴冻结时间最长,霜层质量最小,高度最低。飞秒激光加工TC4合金表面形成的微纳结构以及表面吸附的有机物能够改变表面接触角;粗糙度和表面形貌能够影响表面结冰时间和结霜量。  相似文献   
967.
王茂松  杜宇雷 《航空学报》2021,42(7):625263-625263
钛铝合金具有轻质、高强、耐高温等优异特性,在航空领域,特别是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钛铝合金的室温脆性大、热变形能力低,使得采用传统的锻造、精密铸造、粉末冶金等技术均难以制造具有复杂形状,特别是具有内部空腔结构的钛铝合金叶片,限制了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增材制造技术能够突破形状的制约,有望发展成为制造钛铝合金复杂结构零部件的新技术。目前,应用于钛铝合金的增材制造技术主要有电子束选区熔化、选区激光熔化和激光金属沉积。本文调研了增材制造钛铝合金领域2010~2020年的文献,对上述3类增材制造技术的原理和特性、所使用合金粉末的特性、打印构件的相组成、组织形貌和热处理工艺、宏观和微观力学性能及其在航空领域的应用等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评述,并对增材制造钛铝合金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研发重点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968.
以某型机载光电探测设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机载光电装备的外场激光校靶工作机理和测试方法的研究分析,采用先进的多光谱采集技术和图像算法技术,实现兼容多型机的机载光电设备激光校靶方法。该方法能大幅提高检测效率和测试精度,有效规避测试中的人为差错和安全隐患,对加强外场保障能力和图像技术在机载设备维护中的推广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969.
三、创新技术产品应用 航天科技需要创新,需要3D打印技术的助推。航天器上使用的高性能金属构件激光成形技术是以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激光熔化逐层沉淀,从零件数模一步直接制造出“近终形”高性能大型构件的技术。这一技术由美国于1992年首先提出并迅速发展。由于高性能金属构件激光成形技术对大型钛合金高性能结构件的短周期、  相似文献   
970.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作为3D打印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在20余年的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文中简要回顾了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历史溯源,重点从制件组织结构、制件性能、制件微观缺陷、成形工艺等方面分析了针对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等常用材料的增材制造技术研究新进展,探讨了增材制造技术发展所面临的技术问题以及需要重点考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