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59篇
航空   459篇
航天技术   60篇
综合类   51篇
航天   10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31.
摘 要 本文通过在不同的环境介质下进行强化实验发现,在氮气和二氧化碳气氛中采用高脉冲能量强化可获得较厚的强化层,且强化层硬度明显高于空气中获得的强化层。另外二氧化碳和氮气相比,前者的强化层硬度更高些。  相似文献   
532.
表面凸起对机翼热气防冰腔内换热强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光滑表面和具有表面凸起结构热气防冰腔内湍流流动的换热特性。机翼防冰腔内笛形管具有三排射流孔,射流孔角度有0°±45°组合以及0°±30°组合。为了强化射流冲击光滑表面的流动换热,在防冰腔内表面正对射流孔的射流冲击区,设计了表面凸起结构,用来强化射流对壁面的冲击换热效果并起到引流作用。通过改变射流孔射流角度研究了射流角度对传热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与光滑防冰腔内表面射流冲击换热相比,表面凸起结构可以将均匀发散的壁面射流集中为高速壁面射流,提高壁面射流区的对流换热系数,从而增强射流冲击换热效果,机翼前缘的强化换热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533.
为了获得发动机进气道支板的热气防冰特性,采用热色液晶全表面瞬态测温技术对带凹坑楔形通道内表面开展冲击换热实验。研究了射流雷诺数,凹坑间距,射流入口到凹坑的距离和凹坑排数对壁面努塞尔数分布和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带凹坑壁面的平均换热效果要强于光滑壁面,两者的努塞尔数均随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大。壁面的局部努塞尔数在凹坑尾缘出现一个峰值,凹坑间距越小,侧壁的平均换热效果越强。在小雷诺数时,凹坑的位置靠近出口缝,能够较大的增强侧壁的换热;在较大雷诺数时,凹坑位置越靠近前缘,则越能增强前缘的换热效果。当凹坑的排数增加,壁面的平均努塞尔数增大。   相似文献   
534.
基于管壳式相变换热器,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35号石蜡在矩形环肋翅片管外的融化传热特性,建立肋片单元三维模型研究热流体温度、肋片高度参数对传热过程的影响,并探究了分形结构翅片的优化传热性能。结果表明:矩形环肋翅片管外相变融化过程分为传热速率差异明显的3段,适用于不同功率需求;提高热流体入口温度和相变材料温差近似等比增强总传热功率;肋片高度由10 cm分别提高至12.5 cm、15 cm时,总融化时间分别缩短42.89%、71.96%,增强传热,但功率重量比降低;分形结构优化翅片总融化时间缩短41.95%,功率提高,为相变翅片管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5.
长寿命机械连接技术是武器装备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技术之一,是一个国家军事技术能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论述了孔挤压强化技术、干涉连接技术、防腐蚀和抗氧化技术等为代表的先进长寿命机械连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对我国开展长寿命机械连接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36.
以德育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强化以德育人的认识,迎接新形势的考验与挑战,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这是个人成长、国家繁荣稳定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37.
针对高速机动飞行器常用的程序化机动突防方式适应性不强、突防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机动博弈制导方法。该方法以增大交会摆脱量为任务目标,采用深度神经网络拟合飞行器的制导律,应用强化学习方法训练网络参数,得到一种以突防拦截双方的位置和速度为输入、以飞行器的需用过载为输出的智能机动博弈制导律。数学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连续的状态空间和动作空间中,飞行器能根据当前态势自主选择合适的制导指令。相比传统突防方式,该制导律显著提升了交会摆脱量,且突防效果更稳定。  相似文献   
538.
针对变形飞行器动力学模型非线性强、不确定性大,以及变形引起模型变化范围大的问题,基于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提出了一种深度强化学习姿态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多刚体系统建立了变形飞行器动力学模型,然后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框架下设计了算法所需状态空间、动作空间以及奖励函数,通过在状态空间中引入姿态跟踪误差历史信息,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精度,并将策略网络与传统PD控制结合形成复合控制器,提高了算法训练效率,最后通过数学仿真验证了深度强化学习控制策略对变形过程模型不确定性与外界复杂干扰的强鲁棒性,以及对不同变形指令的强适应性。  相似文献   
539.
科技成果     
《航空科学技术》2004,(6):41-41
由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和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承担的国防基础科研项目“直升机设计并行工程技术研究”,通过4年多的努力,于10月19日通过国防科工委组织的专家验收。这标志着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和昌河集团公司的信息化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应用于直升机设计和制造的先进的数字化应用平台。“直升机设计并行工程技术研究”项目构建了并行工程的技术支持平台与应用环境,建立了以数字样机为核心的直升机协同设计系统,创建了先进的直升机产品研制组织管理模式、过程控制模式和设计工作模式,打通了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和昌河集团公司的…  相似文献   
540.
通过10个实验模型研究了肋宽与肋间距之比t/p以及肋宽与肋高之比t/e对网格式肋化通道的换热与总压损失的影响。实验模型分为两组:第一组5个45/45模型是由两块肋向角分别为45°与-45°的肋化板形成的;第二组5个45/60模型是由肋向角分别为45°和-60°的两块肋化板形成的。模型的t/e分别为0.25,0.30,0.50,t/p分别为0.25,0.33,0.50。在雷诺数为0.5×105~1.5×105时,t/e=0.30与t/p=0.50的模型换热效果最好,但同时压损也最大。45/45模型与45/60模型的换热效果没有明显的区别,但后者的压损却是前者的近两倍。根据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有关参数的准则关系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