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07篇
航天技术   13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研究了新型高强铝锂合金经固溶、固溶+不同时效时间处理后的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新型高强铝锂合金在固溶状态下具有最佳的耐晶间腐蚀和剥蚀性能,而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耐晶间腐蚀和剥蚀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32.
出流孔位置对带肋矩形通道换热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了获得涡轮叶片内冷带肋通道出流孔位置设计参数,采用热色液晶瞬态测量技术研究带有肋和单排溢流孔的内流通道的换热特性,分析出流孔位置对矩形通道壁面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矩形内流通道进口雷诺数Re变化范围是6×104~8×104,通道总出流比Br为0.3~0.60,出流孔分别位于距前肋0.25,0.50,0.75倍肋距处。实验结果表明:出流孔和肋端附近换热得到强化,带肋和出流孔壁面换热最强。在不同孔位置下,带肋无出流孔壁面换热变化不大。出流孔位于肋后0.25倍肋距时,带肋和出流孔壁面和光滑面换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3.
导弹的出筒运动决定了导弹水中运动的初始参数,直接影响导弹的水中弹道。通过建立潜地导弹出筒运动模型,研究导弹在出筒运动中所受到的外力以及在外力作用下导弹出筒参数的变化,分析潜艇的摇摆运动对导弹出筒速度和姿态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潜艇的摇摆运动对导弹的出筒速度影响很小,对导弹的出筒姿态角影响较大,特别是潜艇的纵摇运动对导弹出筒姿态角的影响比较显著,且潜艇摇摆运动的周期越大,导弹的出筒姿态越接近垂直。  相似文献   
134.
为了研究扇形通道中真实三维弯扭导向叶片全气膜冷却特性,本文采用压敏漆(PSP)测试技术实验测量了叶片全气膜冷却效率,获得了不同密度比(1、1.5)和质量流量比(9.71%、11.64%、12.47%)对叶片全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低密度比条件下,随着出流比增加,叶片压力面侧气膜冷却效率逐渐增加,叶片吸力面侧靠近前缘区域气膜孔下游的冷却效率减小;密度比增加可以使叶片整体气膜冷却效率提高,其中压力面前侧靠近前缘区域的冷却效率提高最为明显,最多提高了182%;高密度比条件下,增加出流比仅会使得压力面侧-0.8< S/C <0气膜冷却效率小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35.
136.
137.
GH2132合金作为以Fe-25Ni-15Cr为基体高温合金的代表材料之一,因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已成为650℃以下广泛使用的高温材料。目前对GH2132合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固溶热处理、固溶+时效热处理以及直接时效热处理三个方面,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该合金在这三方面的研究,分析了热处理工艺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GH2132合金在固溶处理过程要关注Laves及M3B2相的溶解对晶粒尺寸的影响,防止晶粒粗化,固溶后的合金表现出低强度高塑性的特点。时效处理工艺的制定需结合固溶处理工艺,考虑耦合作用的影响,同时防止发生γ′→η转变,降低强化效果。GH2132合金组织对变形量比较敏感,变形量越大,应选择较低的时效温度或较短的时效时间。  相似文献   
138.
三维规则形貌影响下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加工出特定的表面形貌来调控材料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已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规则表面形貌易于揭示抑制规律和影响机制对二次电子发射特性的影响,同时采用光刻、等离子刻蚀等工艺可以较好地实现特定设计的规则形貌,因此,在抑制微放电的研究初期或原理性试验验证过程中多采用定制的规则表面形貌。基于提出的电子与表面形貌相互作用的多代模型,以三维圆柱孔为例,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系统研究了三维规则表面形貌的深宽比、占空比等参量影响二次电子产额、二次电子能谱以及出射角分布的规律。研究发现:规则形貌的深宽比越大,能谱展宽越强烈,形貌对出射角的选择性越强,二次电子产额的抑制效果越好,但该抑制效果存在饱和效应。在形貌不发生交叠时,增加占空比,可有效降低二次电子产额,由于圆柱孔出射电子占比较少,二次电子能谱与出射角分布接近于平面。所获得的三维规则表面形貌的二次电子发射特性对于全面评估其对微放电效应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9.
本文叙述了预处理工艺在研究金属超塑性中的重要性。目前大多数工业铝合金皆仿照7075合金、7475合金预处理工艺方法进行,故而主要适用于板材超塑性成形。本文重点叙述了LD10合金体积成形的超塑性预处理工艺中各个工艺步骤对超塑性的影响。棒材的预处理工艺步骤为固溶、过时效和镦拔。板材的预处理工艺步骤为固溶、过时效和轧制。超塑拉伸试验表明,经预处理的棒状试样,在460°C、ε为3.33×10 ̄-3S ̄-1条件下获最高延伸率,δ为357%。经预处理的板状试样在460°C、ε为5×10 ̄-3S ̄-1条件下获最高延伸率820%。这一指标是现今所知的相近铝合金在最佳超塑拉伸变形条件下的最高值。  相似文献   
140.
采用快速凝固/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一种2xxx/SiCp铝基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室温拉伸和硬度等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参数对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固溶温度为485℃时,仍有大量未溶解的可溶相θ(Al2Cu),S(Al2CuMg)和极少量不可溶相AlCuFe存在于基体中,随固溶温度的升高,未溶解的可溶相逐渐回溶,当固溶温度达到500℃,可溶相充分回溶,仅剩下含量极少的不可溶相残留在基体中,固溶温度在490~500℃时,复合材料能同时获得较高的强度和塑性;淬火介质(水)温度超过60℃时,复合材料强度开始明显降低;自然时效时间超过60min后,材料的布氏硬度迅速提升,时效强化效果趋于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