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297篇
航天技术   31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5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轴流转子梯形周向槽处理机匣的扩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不同子午截面形状周向槽的扩稳效果,针对跨声速转子Rotor 67设计了两种梯形周向槽和一种常规等宽周向槽.通过数值模拟,设计转速下带周向槽转子的综合稳定裕度从原始的5.895%均提高到20%以上,其中正梯形槽的扩稳效果最好.周向槽改善了叶片的载荷分布,总体提高了叶片的加功量.对比各种周向槽内部流动状态表明:上游3个槽的贡献率占主要地位,正梯形槽相对扩稳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292.
利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 0.6 m连续式跨声速风洞试验平台,分析了试验段噪声源产生及回路传播的机理,对压缩机尾罩和第四拐角段进行声学处理以降低来流噪声,并采用风洞二喉道节流状态运行抑制试验段下游噪声的前传,有效屏蔽了回路噪声对试验段的影响。据此开展了试验段不同通气壁型式、不同设计参数的主动降噪方案优化设计及其对比试验研究,获取了较优的试验段壁板设计方案,最终实现了风洞试验段气流压力脉动系数低于0.8%的噪声设计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93.
魏先杰  龙威  任璞  毕玉华 《推进技术》2022,43(4):292-301
空气静压轴承表面的均压槽结构能有效提高轴承的承载特性,但气膜内由于湍动能变化引发流场振动,形成非线性的自激涡振,影响系统的动态稳定性.为了提高空气轴承的稳定性,基于静压气体润滑理论和稀薄气体动力学基本原理,建立空气静压轴承的气膜流场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相结合,分析了直槽、环槽、复合均压槽在不同均压槽截面形状...  相似文献   
294.
针对复杂槽型车刀片对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到前角及涂层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通过切削试验分析了切削参数和刀具参数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作用,进而研究了槽型和涂层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涂层刀具减少了已加工表面的残余拉应力;轴向和切向残余应力是拉应力,且切向残余应力大于轴向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295.
本文利用脉冲激光展示了雾化槽的雾化过程,测量了油膜展宽和雾化槽的气流流场。对不同结构的挡板做了对比选型试验。发现雾化槽流场、挡板结构、燃油粘性和张力是造成油膜翻越的主要因素。雾化槽的燃油雾化主要来自雾化槽前边沿的油膜失稳雾化。  相似文献   
296.
以带电加热防除冰系统的平尾后掠翼型为研究对象,在风速 90 m/s、温度 -4~-9 ℃、液态水含量(Liquid water content, LWC)0.45~1.5 g/m3以及水滴直径(Median volumetric diameter, MVD)20.1~36 μm条件下,在0.6 m结冰风洞中开展溢流冰生成规律研究,包含溢流冰起始位置、覆盖范围和类型。试验结果表明,翼型表面溢流冰形成的起始位置受加热功率及来流温度影响较为明显,加热功率或来流温度低至一定数值时溢流冰类型从溪状冰变为冰脊,随着加热功率或来流温度的增加,溢流冰起始位置向后移动。溢流冰的溢流范围受LWC及加热功率影响较为明显,LWC越大,收集水量越多,溢流的范围随之越广;加热功率的影响类似,增大加热功率融化的溢流水增多,从而溢流范围越广。溢流冰生成的类型对MVD的变化比较敏感,当MVD从20.1 μm增加为3 μm时,溢流冰即从典型的溪状冰变为冰脊。  相似文献   
297.
以体积浓度30%的乙二醇水溶液为工质,对槽宽0.5mm,深宽比为2、3、4的矩形截面涡旋微槽试件在过载加速度条件下的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试件所用材料为紫铜,每个试件上按两行分布6个涡旋微槽,所承载加速度由离心式过载加速度试验机提供.分析了不同深宽比的涡旋微槽在不同工质流量和不同过载加速度下的流动特性,得出了微槽结构、工质流速对其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速度方向对微槽内流动特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且加速度越大,摩擦阻力系数越大.在过载加速度条件下Dean数是决定涡旋微槽抵御和适应过载加速度对其流动特性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98.
提出了一种针对涡轮机匣挂钩槽疲劳寿命的试验方案.该方案首先对涡轮机匣进行数值分析,得到危险部位的应力分布,再通过常温下机械加载来模拟危险部位总应力场,并在该载荷下获取涡轮机匣挂钩槽疲劳寿命.利用该方案,对新制作的涡轮机匣结构改进措施、原有涡轮机匣维修措施以及腐蚀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新制作的涡轮机匣挂钩槽增加倒圆半径为0.8mm的圆角后,安全寿命在50%,95%置信度下可分别增加69%和198%;②原有涡轮机匣挂钩槽铣倒圆半径为1.5mm的内圆角后可以获得与新制作的涡轮机匣挂钩槽相近的疲劳寿命;③腐蚀会严重影响涡轮机匣挂钩槽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299.
组合型机匣处理提高轴流压气机稳定性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全通道非定常计算方法研究了轴向倾斜缝、自适应机匣处理及两者形成的组合型机匣处理对亚声速轴流式转子稳定工作范围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向倾斜缝、自适应机匣处理及组合型机匣处理取得的综合裕度改进量分别为12.86%,16.47%及22.72%,其中组合型机匣处理扩稳效果最强,自适应机匣处理次之.通过详细地分析压气机内部流场表明,组合型机匣处理削弱了叶片吸力面气流分离带来的不良影响.从喷气装置流出的高速气流抑制了叶顶间隙泄漏流从相邻叶片叶顶前缘溢出的现象,部分叶片通道受到轴向倾斜缝的作用,泄漏流线被抽吸入缝中,也能抑制前缘溢流的产生.  相似文献   
300.
    
已有的研究证实,在均匀各向同性湍流中速度梯度张量(VGT)演化的无量纲时间是当地Kolmogorov时间。本文使用大涡模拟的方法,计算了一个雷诺数7 000的槽道流场,以到壁面的无量纲距离的大小将流场分为不同区间,使用当地Kolmogorov时间对不同区间的应变率张量的拉格朗日时间自相关函数进行无量纲化。发现不同区间自相关函数的下降曲线不完全重合:在对数区中不同区间自相关函数的下降曲线基本重合,但在靠近壁面的黏性底层和过渡层中则无此现象。因此,当地Kolmogorov时间不是槽道中速度梯度张量演化的普适无量纲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