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52篇 |
免费 | 623篇 |
国内免费 | 51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073篇 |
航天技术 | 729篇 |
综合类 | 487篇 |
航天 | 7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137篇 |
2022年 | 179篇 |
2021年 | 190篇 |
2020年 | 181篇 |
2019年 | 178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120篇 |
2016年 | 142篇 |
2015年 | 174篇 |
2014年 | 203篇 |
2013年 | 189篇 |
2012年 | 210篇 |
2011年 | 250篇 |
2010年 | 203篇 |
2009年 | 222篇 |
2008年 | 206篇 |
2007年 | 181篇 |
2006年 | 164篇 |
2005年 | 159篇 |
2004年 | 131篇 |
2003年 | 122篇 |
2002年 | 125篇 |
2001年 | 135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106篇 |
1998年 | 92篇 |
1997年 | 95篇 |
1996年 | 111篇 |
1995年 | 87篇 |
1994年 | 85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83篇 |
1991年 | 48篇 |
1990年 | 50篇 |
1989年 | 50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本文采用热线风速仪对圆转矩形收敛喷管的射流流场与掺混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测量了喷口下游不同截面上,射流宽、窄对称面上射流的速度、雷诺剪应力、湍流强度,得到其沿径向和轴向的分布规律。发现在径向方向上,雷诺剪应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出现在射流与外流的交界面附近,湍流强度则逐渐减小;在轴向上,雷诺剪应力在近喷口区存在小幅波动,而后逐渐减小,湍流度则先略有增大而后变化逐渐减慢。射流特性在宽对称面与窄对称面上的分布规律相同。 相似文献
942.
943.
采用TRIP2.0软件计算DLR-F6构型的阻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亚跨超CFD软件平台"(TRIP2.0)数值模拟了DLR-F6构型,主要目的是通过计算DLR-F6构型的安装阻力考察TRIP2.0软件的数值模拟精度,并为运输机构型的气动特性计算积累经验.本文数值模拟采用的多块对接网格,测压和测力的试验结果均来自AIAA CFD Drag Prediction Workshop II(DPWII),对比计算结果采用了CFL3D的结果.本文详细研究了网格密度、湍流模型对DLR-F6翼身组合体和翼/身/架/舱复杂组合体两种构型的的总体气动特性和压力分布的影响,计算结果与相应的试验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本文采用SST两方程模型计算两种构型均得到了网格收敛结果;不同的湍流模型对压差阻力影响较小,对摩擦阻力影响较大;不同的网格密度和湍流模型对压力分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44.
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扩展旋涡破碎模型、扩展二阶矩模型和涡团耗散概念模型等三种湍流燃烧模型对双旋流湍流喷雾燃烧流场的影响.在任意曲线坐标系下数值研究双级轴向旋流器环形燃烧室全流程流场,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测量燃烧流场气流速度分布,热电偶测量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计算结果与验证试验数据比较表明:不同湍流燃烧模型对双旋流湍流喷雾燃烧影响较大,所得的回流区形状、速度、温度场以及出口温度分布等都不太相同,其中扩展二阶矩模型所得的结果与试验值符合最好,更适用于模拟双旋流环形燃烧室湍流喷雾燃烧. 相似文献
945.
946.
通过层次化模块化分解技术,将复杂系统动态故障树分解为相互独立的模块,对独立模块分别进行可用度求解,再利用自下而上递归的方法实现复杂系统可用性分析.提出和推导出等效时变的可用度参数模型,分析了层次化模块化可用性分析方法的误差成因和相关影响,给出了故障相关和维修相关条件下的误差定义,定量研究了误差分布区域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层次化模块化可用性分析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应用原则,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7.
文章深入分析高超飞行器与临近空间大气相互作用的基本物理过程,激波加热及粒子碰撞产生等离子体的物理机制,并利用磁热屏蔽效应在高超飞行器模拟器与高速定向流间建立磁化等离子体鞘层,大幅降低中性激波气体向飞行器的能流传递,从而为高超飞行器提供有效的热防护作用。通过两次比对实验验证了磁热屏蔽效应的有效性及工程实施的可行性,为今后研制高韧性、超轻质、可重复使用热防护复合材料提供了实验数据,奠定了技术基础。实验中利用层流等离子体源作为高能流密度热源是热防护实验装备上的创新,层流等离子体源能流截面大、能流密度高,可以针对高超飞行器表面热效应进行全尺寸的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948.
949.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