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68篇
航天技术   22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91.
一林 《太空探索》2005,(2):18-19
太阳光传送光和热,照到人身上,人会感到暖洋洋的,但从来也没有人感觉到太阳光有压力。实际上,太阳光是有压力的,因为光具有两重性,既是电磁波,又是粒子——光子。光线实际上是光子流,当光子流受到物体阻挡时,光子就撞到该物体上,就像空气分子撞到物体上一样,它的动能就转化成对物体的压力。  相似文献   
92.
侧窗探测动能拦截器末段轨控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侧窗探测动能拦截器(SWDKKV)的末段轨控问题,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轨控方案。首先考虑侧窗约束,建立了三维空间下的轨控模型。随后,针对侧窗探测动能拦截器只能输出定常开关推力及具有姿态定向约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变结构滑模面,基于所提出的滑模面设计了适合于末段拦截的bang-bang形式的轨控方案,采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严格证明了所提出方案的稳定性。为了降低喷气消耗,设计了滑模死区,且研究了能够保证命中精度的滑模死区的参数取值范围。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轨控方案可确保动能拦截器直接撞击目标,设置滑模死区可以在保证命中精度的同时降低喷气消耗。  相似文献   
93.
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器末制导阶段的场景参数对末端拦截过程影响较大,本文分析了初始视线角和初始视线角转率对末端拦截的影响.分析表明,由初始视线角构成的参数域可分为"拦截域"、"突防域一"和"突防域二"3个区域,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为相对速度差异;"拦截域"对初始视线转率敏感,略微增大初始视线转率可致使"拦截域"明显缩小,而相应的...  相似文献   
94.
李书杰  杨国伟 《航空学报》2011,32(9):1608-1615
发展并验证了一种新的支持多面体网格的欧拉方程离散算法,采用Fortran 95编写了支持任意网格拓扑及三维复杂外形的通用求解器.在空间离散上,基于径向基函数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梯度计算方法,并采用动能通量分裂格式来得到准确并且稳定的二阶精度重构.该方法不依赖于网格几何形状,因此对网格质量不敏感.由于在时间方向采用了点隐松...  相似文献   
95.
丛彬彬  万田  樊菁 《推进技术》2020,41(2):314-323
高温射流流场计算是尾焰辐射目标特性计算的前提,然而由于缺少可靠实验数据,针对湍流超声速射流的数值模拟多集中于低温射流,高温射流计算与实验的对比工作还很少见。利用k-ωSST双方程湍流模型,模拟了多个典型超声速射流实验的流场速度与温度分布,通过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建立了一种超声速射流计算方法。首先,通过对比多个低温射流的实验与计算结果,探索了湍流模型中可压缩修正以及来流湍动粘性比对超声速射流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而,针对火箭发动机尾焰实验,计算尾焰流场与流场红外辐射,流场辐射计算结果与实验观测结果符合较好,进一步验证了计算方法。最终认为经过可压缩修正的k-ωSST双方程湍流模型结合湍动粘性比取值30可以作为超声射流计算中较为典型的湍流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6.
人类对于不明飞行物(狭义的UFO)的探讨 ,已历时数十载。然而到目前为止 ,关于飞碟是否是外星人制造的飞行器 ,仍争论不休。这主要是因为我们一直没有揭开飞碟动能原理之谜的缘故。我们往往有一种以自我为标准去衡量宇宙中各种生命智能高低的盲目自大性。但是按照我们已有的科学理论 ,又无法弄清飞碟的种种奇异表象(如无机翼、飞行无声无息、快速直上直下、在空中悬停等等)的成因。因此 ,不消除我们的盲目自大心理 ,不找出传统科学理论中存在的缺陷并对之进行改造完善 ,就不可能揭开飞碟的动能原理之谜。笔者曾著《宇宙新论》 ,通过十…  相似文献   
97.
当调度参数快速变化时,基于传统方法设计的系统可能会变得不稳定。针对这个原理缺陷,应用变增益鲁棒控制理论设计参数较快变化的动能拦截弹。首先建立了导弹动力学模型,然后介绍并推证了基于状态反馈的二次H∞性能稳定定理,为了保证闭环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性能,引入了闭环极点区域配置技术,最后的仿真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跟踪切换能力,预期的动态响应能力并可保证系统全局稳定。  相似文献   
98.
王若星  Suki 《航空港》2012,(7):78-79
方嵘Sheldon Fang斯沃琪集团—雪铁纳品牌中国区剧总裁Swatch Group-CertinaBrand Manager-ChinaQ:目前您眼中的中国市场表现如何?众所周知,中国正经历经济增长放慢的时期,奢侈品市场应该说现在也正经历一个平稳发展期,个别高价位品牌在经历更为艰辛  相似文献   
99.
孙爽  谭天荣  吴兴爽  孟林  杜慧麟  申奥文 《推进技术》2021,42(11):2474-2484
为研究正攻角状态下尾迹对低压涡轮附面层的渗透以及转捩过程的影响,分别在设计攻角和+10°攻角下,对高负荷低压涡轮叶型的吸力面附面层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数值模拟使用CFX软件,采用大涡模拟模型。结果表明+10°攻角下,尾迹对附面层转捩过程的促进作用比设计攻角下更为显著,这是由于正攻角下的尾迹中心射流与吸力面切向的夹角更大,使得尾迹扰动渗透入附面层的深度更深,尾迹放大Klebanoff条纹强度更强,尾迹诱导转捩起始位置更靠上游。  相似文献   
100.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动能拦截弹研制与部署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地基拦截弹 地基拦截弹(GBI)是地基中段防御(GMD)系统的“武器”部分,是一种先进的动能杀伤防御武器,其任务是在地球大气层外拦截来袭的弹道导弹弹头并利用“直接碰撞”技术将其摧毁,即在大气层外(100km以上的高度)拦截来袭导弹。在GBI飞行过程中,作战管理指控系统通过飞行中拦截弹通信系统向其发送信息,修正来袭弹道导弹的方位信息,使得GBI弹上探测器系统能够识别指定的目标并进行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