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68篇
航天技术   22篇
综合类   7篇
航天   2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21.
为了有效的毁伤目标,依据多层次优化方法提出了以杀伤概率优化为目标的防空导弹多层弹道优化模型.整个模型分为3层:导弹中制导段、导弹末制导段以及钨动能杆杀伤增强器动能毁伤目标阶段.将一个层次视为一个子系统,多层次弹道优化问题实质上就是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通过系统分析与学科分析,提出了基于多学科设计优化理论和方法的多层弹道优化解决方法,用基于全局灵敏度方程的优化方法和一体化方法求解了系统优化问题.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有效解决多层次弹道优化问题,一体化方法的结果要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122.
2007年岁末,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第一艘配备有美国研制的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Aegis BMD)系统的金刚级驱逐舰,在美国导弹防御局和美国海军的密切配合与支持下,在美国夏威夷考爱岛附近的太平洋水域,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拦截弹道导弹的飞行试验,使日本一举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123.
应用热膜流速仪对圆形断面自由湍动纯水射流的流场进行精细量测后,得出射流的卷吸流量和卷吸后总流量沿程增大的变化规律,当出口雷诺数大于某个临界值时,流量增大系数与雷诺数及断面距离无关,基本上是一个常数;当雷诺数小于临界值时则随雷诺数变化。初步探讨了大涡卷吸的机理,卷吸流量与卷吸涡特性的关系,卷吸流速系数性质及其与雷诺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4.
固体动能拦截器助推段飞行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三维空间内的高速飞行目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固体动能拦截器助推段的导引方法。建立了固体动能拦截器与目标的相对运动关系模型,分析确定了转移轨道的约束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出转移轨道的轨道根数计算方法。同时根据拦截器的待增速度给出了助推器推力矢量方向的确定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实现固体动能拦截器助推段的制导控制。  相似文献   
125.
为检验和促进提高校准能力及操作人员技术能力水平,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开展了环境核辐射监测仪表的测量比对工作。本次比对主要针对环境级剂量率仪、探测下限覆盖环境范围的防护级剂量率仪和γ射线空气比释动能次级标准剂量仪。比对参数涉及空气比释动能和周围剂量当量。此次比对覆盖了广泛配备的环境核辐射监测仪表,对此类仪表的X射线响应、γ射线响应和宇宙射线响应等技术性能进行测量比对,分别采用En值及相对误差对比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由比对结果可知,目前校准实验室所使用的次级标准剂量仪的|En|<1,全部符合要求,大部分环境核辐射监测仪表满足S-Cs各点指标要求,但是X射线响应较差,部分监测仪表不能满足能量响应变化极限不超过±30%的要求,建议仪表使用单位在首检时对其能量响应进行检定。  相似文献   
126.
邓甜  张新晨  汤振  李亚轩 《推进技术》2022,43(7):291-298
在高气液动量比的空气雾化流场中,液滴和液丝从液核剥离的过程具有高自由度、分布密集的特点,传统理论模型难以对其准确预测。本文对结合大涡模拟方法的随机雾化模型进行优化,在初始雾化过程,提出使用液滴统计平均温度来表征液滴碰撞统计学特性的改进方法。液滴的统计平均温度分别采用气液相对动能模型的粒子追踪法和亚网格动能模型的粒子追踪法。研究表明,使用改进的气液雾化随机模型预测密集型空气雾化流场,大幅改善了传统雾化随机模型在初始雾化区域过预测的缺陷,平均动能的相对误差为15.5%,平均索特尔直径的相对误差为7.2%,与未改进前的模拟结果相比,误差降低了41.1%和15.0%。此外,本文还探究了喷雾张角模型对雾化流场预测结果的影响,分别将实验所得经验公式法、相界面气液动量平衡所得模拟法与亚网格动能模型的粒子追踪法结合。结果表明喷雾张角经验公式预测结果更为准确,在平均索特尔直径预测方面准确性提高了1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