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0篇
  免费   466篇
  国内免费   275篇
航空   1683篇
航天技术   196篇
综合类   303篇
航天   29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多压电膜式零质量射流激励器的设计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惊雷  李超  沙江  张堃元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11):1846-1851
设计了一种多压电膜式零质量射流激励器,并利用热线风速仪,得到了对应于射流中心线上固定位置处速度最大时的最佳频率.在该频率下,测量了零质量射流在不同孔径时沿中心线的速度分布;测量、分析和比较了不同激励膜数目对射流出口速度分布的影响.表明: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一片振动膜时的激励器出口中心线上的平均速度和峰值速度,都较5片膜的情况小一半左右,而3片和5片压电膜时的激励器性能差别却不大.也就是说,虽然压电膜的数目增加能使激励器出口射流的能量增加,但这两者之间并非呈线性关系.此外还用PIV测量方法,直观地显示了射流出口的涡结构.   相似文献   
132.
根据国外航空电气技术的最新发展,研究了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发展需求,重点阐述了多电飞机的关键技术,结合我国航空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在多电飞机关键技术方面的发展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3.
一种用于主动流动控制的气泡型微致动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先进主动流动控制,在国内率先研发了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气泡型微致动器阵列技术。分析了气泡型微致动器用于主动流动控制的原理,阐述了致动器结构及其加工工艺。通过对气泡样件的压力载荷 变形行为的测试,表明其具有较好的线性和较大承载能力。结合不同翼型的风洞试验表明,微致动器作动可以影响翼型表面的压强分布,从而可用于增升等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134.
研究了线性调频连续波SAR的距离徙动算法成像.针对线性调频续波SAR的特点,在STOP AND GO近似成立的条件下,讨论距离徙动算法的实现过程.STOP AND GO近似失效时,通过补偿线性调频连续波SAR连续运动引入的多普勒频移,提出了改进,并给出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35.
单向阀三维动态流场稳定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单向阀自激振动机理进行研究,采用线性分析方法提出了单向阀的临界稳定曲线。应用泵阀仿真软件PumpLinx的动网格技术,开展了单向阀三维动态流场仿真分析,数值研究了不同工作压力、不同质量流量条件下的单向阀动态稳定特性。结果表明:在某一工作压力条件下,小流量时单向阀工作不稳定,会形成周期性的阀门颤振,随着质量流量增大,单向阀动态稳定性增强;当质量流量足够大时,单向阀工作稳定,单向阀保持稳定开度工作;质量流量一定时,工作压力降低,单向阀动态稳定性增强。单向阀三维动态流场仿真结果与线性稳定性结论相一致,从三维动态流场角度验证了单向阀自激振动机理及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6.
为了探究合成双射流激励器及出口射流参数对圆柱绕流流动分离的控制效果,首次对合成双射流控制水下圆柱绕流流动分离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显示:保持激励器出口射流振幅不变的条件下,出口射流频率等于尾迹涡脱落特征频率时,射流控制作用与绕流流场耦合效果最好,控制流动分离效果最佳;保持出口射流频率为尾迹涡脱落特征频率时,在数值计算测试范围内,随着射流振幅的增大,射流对于流场的动量掺混能力增强,控制效果也随之增强。机理分析表明:合成射流位于前驻点的控制,主要通过在圆柱前缘形成虚拟气动外型来达到减阻控制的效果;而合成射流位于后驻点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增强回流区的动量掺混来提高回流区抑制分离的能力,从而达到减阻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7.
在机体结构维修中,飞机舱门经常因腐蚀和碰撞而使维修项目较多。但当前许多创新材料和作动系统正在让舱门维修项目减少,维修变得简易化。如新型热塑性材料、先进的机电作动系统和传感器技术、环保的表面处理技术等。一般来说,客舱和货舱门及其部件极易因腐蚀和碰撞造成损伤,如客机和货机前后舱门的下部在装卸行李和货物过程中容易被地面服务车辆和单元装载设备损坏,因此维修项目较多。令人欣慰的是,原始制造商和供应商正在从材料和部件方面引入创新技术,提高产品的损伤容限,降低维修强度。  相似文献   
138.
139.
针对半球谐振陀螺的零位漂移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模态反转电路控制技术的零位自校准方法。首先,从动力学模型引入阻尼不对称、频率裂解等非理想因素,讨论半球谐振陀螺的工作机理及驻波漂移特性。其次,通过理论分析模态反转的零位校准以及虚拟进动控制的模态反转技术。最后,基于FPGA数字控制平台,设计并实现了半球谐振陀螺零位自校准半实物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态反转的半球谐振陀螺零位校准,实现了半球谐振陀螺的零位从15 降低至2 ,短期零偏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也分别提高了11.8%和45.86%,有效地抑制了零位漂移,提高了半球谐振陀螺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40.
针对A+型标准地铁列车模型(缩尺比1:20),通过动模型弹射试验研究了地铁列车过隧道、过站台、跟随工况下的隧道内风压、屏蔽门风压分布与变化规律。研究发现:过隧道工况下,列车经过区间泄压井时,会产生与列车进入隧道时类似的压力波,但风压极值略小。过站台工况下,受前方传来的压力波影响,屏蔽门风压出现一极大值;列车通过站台时,屏蔽门风压出现另一极大值,并在车头经过后立刻达到极小值。这些极值风压决定了屏蔽门的强度设计标准。跟随工况下,当前后方列车尚有一定距离时,屏蔽门受压力波影响而出现风压极值,随后压力略为减小并持续一段时间,这一侧向压力是导致屏蔽门无法正常开闭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