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228篇
航天技术   42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6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cm断路器长期以来合格率很低,成为型号生产中的技术关键。为提高产品合格率,对进口原件解剖分析,鉴定其所用结构材料牌号及钎料牌号,观察其焊接质量,又通过国产件的解剖分析,从焊缝及隔片上发现吸氢现象,找出吸氢所致危害及其根源,捂此优选产品的结构材料,改进钎焊工艺。  相似文献   
2.
3.
在将纤维预制体视为“毛细管束”的基础上,采用达西定律建立了离心加速场中金属液浸渗纤维预制体的浸渗动力学模型。采用该模型分析了离心加速场中金属液浸渗纤维预制体的临界转速,考察了金属液浅注量、设备转速、铸件高度、金属液原如外半径以及纤维预制体孔隙率对离心加速场中金属 浸润纤维预制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液浸润纤维预制体的临界转速只与临界压力、金属液的浇注量、铸件高度以及纤维预制休性质有关;增加金属液浇注量、设备转速及金属液原始外半径,降低铸件高度、预制体纤维体积分数,有利于金属液的浸渗。  相似文献   
4.
铝合金砂铸件经机加后往往暴露出针孔、疏松、气孔、砂眼等疵病,电镀过程中,槽液渗入,腐蚀,产生腐蚀疵病,为此,选用以可聚合丙烯酸类为主体的浸渗剂浸渗并作催化处理后聚合成不熔不溶的固体物质堵塞微孔,在镀铜、银和氢氧化铍后分别作盐雾试验、抗大气试验,试验证明:当缺陷直径不大于φ0.8mm时,浸渗封闭对防止镀后腐蚀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低浸渗压力制备短纤维增强铝硅合金复合材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液态浸渗技术制备了氧化铝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低压下使液态合金浸渗纤维预制件制备铝基复合材料是可行的,在浸渗过程中,液态合金的温度对浸渗压力有较大影响。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组织均匀,基体中的共晶组织可依附在纤维表面形核生长。  相似文献   
7.
对平行喷射氢/空气超音速燃烧自燃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主流空气用氢和空气燃烧补氧的方式加热到温度1000~2100K,压力0.8~1.6MPa。发现滞止温度、滞止压力和燃烧室内部构型等都对自燃有影响,特别是滞止温度和内壁构型的影响非常大。研究了四种试验段构型的自燃规律,找到了它们的自燃极限条件。对于光滑内壁构型,当温度接近自燃极限时,发现了有兴趣的现象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氢作为动力燃料的特性,介绍了氢能利用技术方面的概况。讨论了由烃燃料向氢燃料过渡的几种方式,目前氢燃料存在的问题以及氢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利用氢作为暂时添加元素溶入钛合金中,以改善合金的热工艺性能或细化晶粒组织、改善合金力学性能是当前国外关注的新课题。本文综述了氢处理的新进展,并报道了作者在细化铸造钛合金组织和提高合金的强度、断裂韧性和疲劳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超声速燃烧室凹腔火焰稳定器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方  陈立红  张新宇 《推进技术》2007,28(2):135-140
为分析凹腔火焰稳定器在超声速燃烧室中的流动特性,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凹腔对H2超声速燃烧的作用规律。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凹腔长深比L/Du,后缘倾角θ,后缘深度Dd和H2喷射位置Ljet对燃烧室性能的影响,发现凹腔的火焰稳定机制主要在于富含自由基的高温回流区;L/Du=7~9,θ=30°,Du/Dd=1.0和Ljet=24mm的燃烧室强化混合燃烧的性能较好,可以获得较高的燃烧效率和总压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