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6篇
  免费   246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航空   713篇
航天技术   142篇
综合类   134篇
航天   25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齐乐华  史忠科 《航空学报》2008,29(4):1055-1060
 液态浸渗挤压是一种可以由液态金属直接成形复合材料管、棒、型材的新工艺,针对该工艺过程参数和成形过程难于控制的现存问题,在对其辨识建模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基于U-D分解的非线性模型和参数在线估计方法,辨识出液-固挤压铝基复合材料过程的动态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模型和参数在线估计的计算效率和数值稳定性,辨识模型能很好地反映系统的动态特性,说明该在线估计方法工程应用的有效性,同时也为液-固挤压复合材料工艺的实际应用和过程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2.
利用流体动力润滑理论阐述了挤压膜悬浮平台的可能性,在润滑工况假设方面提出了周期化的思想,在解决非定常雷诺方程时利用了周期化的初始条件,大大减少了非定常雷诺方程的运算量,并提高了收敛速度。最后给出了利用简单的实验装置给予挤压膜悬浮初步验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3.
面向铝合金难成形材料,利用所研制的具有变压边力的板材液压柔性成形装备,针对飞机参数名称上的典型零件,探讨了板材液压柔性成形技术的普遍规律,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如液压加载最优路径、坯料形状优化确定等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数值模拟的手段指导实验研究,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954.
双变量一体化电动静液作动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变排量变转速型一体化电动静液作动系统,通过同时控制直流无刷伺服电机转速和伺服泵排量达到改变作动器输出的目的,并建立了其基于状态空间描述的数学模型,根据其双变量相乘的特点对其系统特性进行研究,提出了双变量一体化电动静液作动系统的基本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55.
对流气膜冷却火焰筒壁温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介绍了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筒对流气膜冷却(包括同向、逆向和混合对流气膜冷却3种结构)的壁温计算方法,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从而验证了程序的可行性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56.
液滴碰撞聚合模型及其在喷雾燃烧流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平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的思想,建立了新的描述液滴间碰撞和聚合过程的数学模型,将相互碰撞的液滴局限在其周围一定数目的液滴之间,并对液滴间碰撞的概率进行了重新定义。数值计算结果表明:模型从根本上摆脱了O’Rourke模型对计算网格的依赖性,大幅度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精度。在此基础上考虑液滴的变形、破碎及相变过程,采用Euler—Lagrangian方法和有限化学反应速率模型,对RBCC引射模态进行了三维两相喷雾燃烧流场数值模拟,并和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RBCC自由引射模态,二次燃料喷射位置的适当后移会使燃料利用率提高,引射比增加,引射火箭推力增加。  相似文献   
957.
利用PC-SAFT热力学模型,研究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氢系统中气液分离器中压力及温度对气体产物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分离器压力的升高,气相产物中H2、CH4的摩尔含量增加,CO2摩尔含量迅速降低,H2和CH4的产气量有所下降,CO2的产气量迅速下降.在计算温度范围内,温度的升高使H2和CH4在气相中的摩尔含量降低,CO2的摩尔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958.
微小型振荡热管的流动可视化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高速电荷耦合器件(CCD)对管内径分别为2.5,2,1,0.5 mm的振荡热管进行了可视化研究,记录了不同加热功率下热管内工质准静止和大幅振荡随时间交替变化的情况以及管内工质的流型变化情况.实验中观察到了泡状流、塞状流、半环状流、波环状流和环状流等.结果表明管径对管内的流型变化具有明显的作用.随着管径的减小,汽塞在加热段的形成主要由微/小气泡间的聚合发展演变成以单个气泡的膨胀长大为主.另外,管径的减小还使加热段周围容易生成长汽柱,而冷凝段内的汽塞则易于发生变形和断裂.对微细管径的热管来说,毛细波环状流是其重要特征,在冷凝段容易发生毛细波环状流向毛细塞状流的转变.   相似文献   
959.
提出了沉积温度突变时黑色缺陷形成的孪晶机制模型。这一模型提出的基本假设为:沉积温度改变时,金刚石膜的表面上产生贯穿型的孪晶,孪晶以及原来的晶粒的各晶面均将按α2d所规定的生长速率扩张,在生长时相邻晶粒的晶界处形成了一种形如"峡谷"状的、相邻晶面夹角过小的局部环境,后者将导致活性气体扩散的过程难于进行,从而形成黑色缺陷。在此假设的基础上,利用水平集方法对此模型进行了二维的模拟,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模拟及实验的结果表明,在金刚石膜沉积的过程中,沉积温度的突变将通过在众多金刚石晶粒的表面诱发产生孪晶,显著提高金刚石膜中黑色缺陷的形成几率。  相似文献   
960.
将不同比例的ZrB2和SiC粉体充分混合,并在其中均匀分散短切碳纤维(约2 cm),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出具有不同ZrB2/SiC比例的短切碳纤维增强超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SiC可显著促进ZrB2陶瓷的烧结致密化程度,添加了18 vol%SiC的ZrB2在1850℃下热压烧结,致密度达96%以上.对该复合材料分别在1000、1200及1400℃下进行静态氧化实验.结果表明,试样在氧化过程中其表面生成的硼硅酸盐玻璃和ZrO2、SiC等物质在表面形成一层有效的保护膜,因而能够有效阻止材料的进一步氧化.同时,随氧化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氧化过程中形成的硼硅酸盐玻璃量增加,可更有效的覆盖材料表面,提高材料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