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0篇
  免费   540篇
  国内免费   184篇
航空   1714篇
航天技术   187篇
综合类   194篇
航天   34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离心式喷嘴具有轴向较大的旋转速度分量,在其诱导下会产生空气芯,使得喷嘴出口处产生空心锥液膜。空心锥液膜会发生一次破碎和二次雾化,流动行为较为复杂。采用流体体积函数转换成离散相模型(VOF-to-DPM)这种结合了流体体积法和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多相流模型,并结合自适应网格细化方法,针对双切向孔离心式喷嘴雾化流场特性展开...  相似文献   
822.
可控肥皂膜气柱界面与激波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肥皂膜技术提出了一种生成气柱界面的简单方法。形成的界面不需要支撑网格,因此初始条件可以很好地控制。在水平激波管中结合高速纹影开展了平面激波与二维或三维气柱界面作用的实验。纹影照片显示实验结果杂波更少,演变中的界面也比文献的结果更对称。此外,还特别研究了由极小曲面特征导致的三维效应,发现三维效应使界面的演变和发展变慢了。本研究将有助于更多了解三维性对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3.
凹槽状叶顶涡轮叶片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昆  宋立明  李军 《推进技术》2014,35(5):618-623
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ANSYS-CFX数值求解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和标准k-ω紊流模型研究了涡轮叶片凹槽状叶顶的传热特性。数值预测的平顶部叶顶的换热系数分布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计算分析了凹槽深度和肩壁厚度对凹槽状叶顶传热特性的影响,还分析了动叶与机匣相对运动下的凹槽状叶顶无气膜冷却和中弧线布置气膜冷却时的流动换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肩壁厚度一定时随着凹槽深度的增加叶顶换热系数降低;在1%叶高的叶顶间隙和2%叶高的凹槽深度及4种肩壁条件下1.0mm肩壁厚度时叶顶换热系数最小。相比于动叶与机匣均静止时,动叶和机匣之间的相对运动能够增强动叶顶部的换热效果;动叶与机匣间的相对运动能够增强前缘处气膜冷却效果,总体来说动叶旋转时的离心力和哥氏力对凹槽状叶顶的气膜冷却效果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824.
叶片前缘旋流和常规冲击对比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高文  薛彪  彭力  夏全忠 《推进技术》2011,32(4):576-580,585
为了寻求更好的叶片前缘内冷结构,对旋流冲击和常规冲击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二者的涡流结构、传热强度、流动阻力、综合传热性能和热均匀性,研究了通道Re数和冲击间距对这些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旋流冲击形成的旋涡有利于传热的增强和热均匀性的提高。在所研究的Re数(2×104~7.78×104)和冲击间距(3.3~5倍直径)范围内,旋流冲击与常规冲击相比平均传热增强18%~34%,增幅随Re数和冲击间距的增大而增大;流阻增大10%~26%,增幅随Re数和冲击间距的增大而减小;综合传热性能增强20%左右;热均匀性提高60%左右。  相似文献   
825.
APU舱排液孔大小确定的初步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APU舱排液孔大小决定了APU舱排出可燃液体的能力。根据ACNO.25.863—1中关于APU舱排液的相关定量要求,给出了确定APU舱排液孔大小的初步方法,并用某型飞机相关数据进行验证,所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826.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直接蒸发冷却系统进行研究,建立起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对西北地区四个城市使用直接蒸发冷却空调器的降温效果进行了模拟和预测,绘出了预测曲线,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827.
828.
829.
肖择 《上海航天》2010,27(3):64-64
据报道:德国航空航天中心正在研制一种使用表面主动冷却技术的Shefex-II锐边航天器,目的是提高航天器返回大气层时的安全性并降低维护成本。与美国航天飞机圆桶状的机身不同,在研的Shefex-II实验航天器的外形像子弹头,但机身如六角铅笔一样有棱边,其绝热瓦外形相对简单,可降低航天器隔热系统的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830.
张人杰 《上海航天》1990,(3):15-18,24
随着室压的提高和高能推进剂的采用,推力宣热流大幅度增加,这需要采用高导热系数材料制作的槽道式冷却套.计算冷却套的截面温度,除二维热传导方法外,还要求能有一个简便而又足够精确的一维计算方法.一维计算方法能获得与二维有限元计算接近的结果,且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