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33篇
航空   435篇
航天技术   55篇
综合类   76篇
航天   10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固体燃气控制阀内流场参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鹏  张平 《固体火箭技术》2003,26(3):25-27,31
对用于飞行器横向机动控制的固体推进剂燃气控制阀的内流场参数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二维轴对称模型的数值求解,得到了控制阀在运动过程中活塞体两个典型位置的流场参数分布,可为工程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2.
固体燃气发生器动力模拟水下发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水下试验,对导弹发射管充水工况下的固体燃气发生器动力发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射管充水工况下燃气动力发射方式可行。与干式发射相比,该发射动力装置需要的装药量大,但发射管内的温度较低,热防护问题容易解决。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发射深度、弹后空间、挡流板和装药量对发射内弹道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弹后空间越小,导弹出管速度越大;加装挡流板,可使导弹出管速度明显提高。通过试验对发射方案进行了优选。  相似文献   
433.
基于二羟基乙二肟与铁(Ⅱ)的颜色反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DHG的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应用于燃烧发生剂中DHG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34.
研完了多孔药柱燃气发生器的燃速变化特性。对几种装药量为0.5~150kg、有19~235个平行圆孔的药柱的设计进行了评价。主要讨论了多孔药柱与通常的中孔内部燃烧药柱燃速变化曲线的形状和大小的差别,不同的多孔药柱之间的差别,这些效应与弹道预测的关系,多孔药柱的压力一时间曲线重现性分析。分析采用了燃速和燃面的点火前及点火后的弹道性能评估,也考虑了侵蚀燃烧、侵蚀和沉积引起的喉面变化及特性速度变化的影响。从多孔药柱燃气发生器的点火后分析,推导出多孔药柱一般燃速变化曲线,使性能预测精度提高达3%。多孔药柱燃气发生器的性能重现性很好。高燃速发生器最大压力偏差小于3%,低燃速发生器最大压力偏差小于5%。  相似文献   
435.
为了研究涡发生器(VGs)间距λ对控制边界层分离效果的影响,选取了4种涡发生器间距,λ/H(H为涡发生器高度)分别为5,7,9,11.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对带逆压梯度的平板边界层分离流动及VGs控制分离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有无VGs控制时,湍流场中大尺度相干结构及其演化规律,分别从旋涡间距、边界层内流体动能、压差损失等方面考察了VGs间距对控制流动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λ/H为5时,VGs间距过小抑制了旋涡的展向发展,λ/H为9,11时,VGs间距过大边界层内流体动能偏低,当间距λ/H为7时流动控制效果更优,此时计算域压差损失最小,相比较无VGs控制时,压差损失降低了30.95%.   相似文献   
436.
基于微型涡流发生器的横向射流被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型涡流发生器放置于喷孔上游,采用纳米粒子平面激光散射(Nano-particle Planer Laser Scattering,NPLS)对微型涡流发生器诱导下的超声速横向射流进行了层析观测,并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方法计算了观测区域速度分布。对不同流向位置的穿透边界和横向扩散进行提取和统计平均,发现引入涡流发生器后射流穿透边界比未引入时提高了27%左右,而横向扩散最高提高了12.6%。分析涡流发生器尾迹速度场发现,尾迹在射流穿透方向上的诱导速度对射流穿透深度有重要作用,尾迹与射流在近场区域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射流穿透深度和横向扩散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37.
多凹腔燃烧室煤油非定常超声速燃烧流动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刚  朱韶华  郭新华  田亮  徐旭 《推进技术》2016,37(9):1688-1695
为探究多凹腔燃烧室的燃烧流动过程,采用非定常方法对液态煤油超声速燃烧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结果发现,随着燃烧释热的进行,一道拟正激波被推到靠近隔离段入口处,最大压比达到3.77,燃烧达到稳态需要22ms;上游凹腔处煤油液滴运动轨迹表现出很强的非定常性,其运动方向与当地流动时刻的压力条件相匹配,上凹腔附近的液滴穿透深度明显大于下凹腔的,液滴个数也大于后者;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为47.09%,与实验值47.50%很接近,出口燃烧效率达到72.91%,体现了多凹腔燃烧室在保证燃烧性能较好时总压损失较低的优点;扩张型面上的凹腔质量交换律大于平直型面上的,表明型面扩张有利于增强凹腔内燃料与主流空气的质量交换;计算预测的燃烧室侧壁、上壁、下壁压力均与实验值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438.
利用高速相机,采用实心针头、K型热电偶悬挂方式,开展了无水乙醇及酒精(无水乙醇与水体积比6:1)单液滴燃烧特性试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向无水乙醇与酒精中添加纳米硼颗粒,进行了含硼无水乙醇和含硼酒精的单液滴燃烧特性试验。观察记录了液滴燃烧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测量了液滴燃烧过程中液滴内的温度变化。通过对比发现,由于水与无水乙醇之间的沸点差异使得酒精燃烧过程中会出现相分离现象,导致液滴出现微爆。通过改变液滴初始粒径,发现只有当液滴的初始粒径至少足够维持液滴燃烧2.5s,才会有微爆发生。  相似文献   
439.
液滴束流轴向速度弥散与角向弥散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轴向速度弥散和角向弥散是液滴束流在多数应用中的基本要求。利用标准偏差的传递关系,通过测量相继液滴飞行到测量位置的一组时间间隔,可得液滴束流轴向速度的相对标准偏差。推导了相对标准偏差的表达式,描述了测量相继液滴时间间隔的装置。研究用若干根光纤测量液滴束流角向弥散的新方法,已测得几个角度范围内的液滴记数,经修正,得到了对应不同方向角范围的液滴数。  相似文献   
440.
本文就声强技术的基本原理、声功率的测定、声源的探测和排列进行了系统地介绍。本文还讨论了声强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以及声强测量技术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