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4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164篇
航空   1465篇
航天技术   288篇
综合类   148篇
航天   54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41.
增升装置设计作为大型客机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其设计水平的提升将极大提高飞机的整体性能。虽然先进增升装置方案朝着简单形式发展,但其设计目标将结合气动、机构、结构、噪声等复杂考虑因素,以达到最优的综合性能和提高飞行的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是个高难度多学科多约束耦合的设计问题。结合气动优化、机构设计、一体化研究等多方面增升装置设计难点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最终完成气动/机构一体化设计。分别回顾了干净构型到巡航构型的外形设计方法;起降构型的气动评估、优化方法;增升装置位置表达方法和机构设计研究现状。最后阐述了气动/机构一体化设计方法的思想,总结了国内外在该方向所进行的研究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942.
给出了一种三自由度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油膜轴承可视化实验装置,介绍了它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调整方法。该实验装置利用涡轮蜗杆-丝杠传动机构调整实验主轴竖直高度,采用十字滑台、GMA、模具弹簧调整实验轴承在水平面的位置,方便改变实验轴承偏心率,并可利用GMA控制轴承座,减少转子系统振动。在实验台上,进行了椭圆轴承油膜的温度和压力测量以及轴心静平衡位置调整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椭圆轴承短轴油膜来调整所支撑转子系统轴心静平衡位置的效果更明显。该实验台可以采集旋转速度在0~10 000 r/min之间的转子轴心轨迹、控制转子工频振动、观察油膜和气穴的形成与破裂实验,为GMA油膜轴承动态性能实验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943.
全电气化紧固系统的优点可归纳为:无液体泄漏;可对叠层的多种材料(复合材料/铝/钛)进行钻孔;柔性/模块化设计;节约成本;紧固速度高(17个紧固件/min).全电气化紧固系统的柔性和模块化设计不仅超越了欧盟的CE标准要求,而且提升了整个行业范围的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944.
飞行控制用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飞行控制中机电作动系统的发展是全电飞机的重要技术之一,而高速大功率密度的无刷直流电动机是其中的关键部件.为得到这种高速大功率密度的无刷直流电动机的高的机械可靠性、电气可靠性和热可靠性,提出了采用特殊转子护套、双重绕组、旋转变压器和冷却风道等技术措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最后展示样机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45.
环路热管改善用于电作动器散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环路热管改善飞机电作动器的驱动电动机的散热性能。利用环路热管传热效率高,不受空间和方位限制等优点,可以将电机产生的热量传导到飞机上特定的冷源,有效地降低了电动机绕组温度,保证电动机安全的运行。  相似文献   
946.
开裂式方向舵是无尾飞翼布局飞机一种重要的阻力式偏航装置.本文在不同马赫数和舵偏下,通过风洞实验,深入研究了开裂式方向舵的作动对某无尾飞翼布局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裂式方向舵是一种合理的偏航式操纵装置,能够在升力、侧力和俯仰力矩变化较小的条件下提供较大的偏航力矩,但也与滚转力矩存在一定程度的耦合.本文的研究为开裂式方向舵的工程化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47.
提出一种测试结冰界面切向冻粘强度的新方法。设计了新型的拼接式结冰装置,进行圆柱形结冰杆表面的结冰,再通过压缩试验完成切向冻粘强度测试。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地研究了多个试验因素对切向冻粘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接触面积或者冻结时间的增加,切向冻粘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切向冻粘强度值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5~-30℃之间,切向冻粘强度与冻结温度近似为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948.
冲压空气涡轮(Ramjet air turbine,RAT)在紧急情况下释放能够为飞机提供所需的电能和液压动力,从而保证飞机安全。RAT系统能否在规定时间内顺利释放是保证飞机安全的关键,其释放速度主要靠作动筒的阻尼孔来控制,但是目前国内在RAT作动筒阻尼孔的设计方面缺乏研究。为此,利用仿真技术,开展了RAT系统作动筒阻尼孔的设计研究。首先根据RAT作动筒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使用AMESim建立了RAT作动筒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AMESim是一种基于物理模型的建模仿真平台,其中包含液压元件设计库、动力传动库等,在液压系统的建模仿真方面应用十分广泛。然后通过仿真试验,研究了阻尼孔的设计对RAT释放时间的影响规律及程度。最后,针对支线飞机和小型飞机的RAT释放时间要求(0.6~0.8 s),对阻尼孔进行了最优设计,从而为RAT系统作动筒阻尼孔的设计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49.
李伶 《航天控制》1998,16(2):2-9
采用冗余技术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运载火箭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根据我国现有惯性器件的发展水平,挠性陀螺速率捷联技术比较成熟,因此利用挠性陀螺速率惯测组合组成双捷联冗余控制系统是目前实现冗余的可行之路。目前广泛使用的挠性速率惯测组合是某些型号所采用的“五表”组合,本文对以其构成的双捷联冗余系统,进行了加速度计及陀螺仪判别方法研究,并探讨了惯性组合采用非平行安装的方案。最后进行了数学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加速度计及陀螺判别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冗余信息的管理。  相似文献   
950.
针对某型反推力装置缩比模型试验件,应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开展了反推力装置叶栅出口外流场结构和测试技 术试验。在不同进口落压比下进行外流场测试,得到了叶栅出口流场速度分布和流动的基本结构。探索了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应用于外流场工程环境测试方法,提供了通过专用装置防护和减振的方法在PIV技术对气流冲击、振动、噪声等复杂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试验结果表明:气流从叶栅出口排出后沿叶栅型面方向径直流动,落压比对叶栅出口气流速度及分布影响较大,流场形式受其影响较小,在落压比为1.2时,气流速度达到165 m/s;PIV技术结合防护、减振、远程控制等措施能够成功应用于工程外流场测试,通过试验验证确立了基于PIV技术的叶栅出口外流场测试方法,对该技术在相关工程中应用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