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3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164篇
航空   1465篇
航天技术   288篇
综合类   149篇
航天   54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61.
对于空客A320系列飞机,其液压系统超温警告的真假直接影响飞机能否放行。本文通过研究液压系统超温探测原理,对可能导致液压系统超温的原因和真假超温警告判断方法进行分析,对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62.
航空液压管道断裂问题偶有发生,管路系统振动是造成管路疲劳裂纹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采用有限元分析与振动应力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导管的固有频率和振动应力值,确定导管振动异常与外界激励影响有关,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导管故障的改进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63.
864.
刘昊  王巍  金伟  牛文超  杨智春 《航空学报》2021,42(2):224090-224090
针对垂尾模型低阶模态抖振响应的主动控制问题,设计鲁棒控制器对次级通道进行反馈式阻尼补偿,建立了多模态的RFxLMS控制器,采用宏纤维复合材料压电作动器,开展了垂尾抖振响应压电主动控制的地面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RFxLMS控制器具有收敛速度快、控制效果好的优点,并且相比于单独的FxLMS控制器或鲁棒控制器,对垂尾抖振响应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进一步开展了垂尾抖振响应主动控制的风洞试验。结果表明,RFxLMS控制器在多个试验工况下均有稳定的控制效果,并提升了控制系统的性能,垂尾抖振受控响应的RMS值比无控响应的RMS值降低了39.7%~48.1%。  相似文献   
865.
某型飞机飞行控制系统在进行飞行前自检测时频繁报故,且故障代码繁多、无序,无法正确定位故障原因。本文通过对这起PBIT典型故障的分析和排除,引发对PBIT报故问题的研究,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66.
通过对单液压系统供压不报故进行分析,确定了故障机理,提出了相应的维修解决方案及改进措施,为稳定修理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67.
868.
飞机液压刹车系统通常采用压力伺服阀控制刹车压力,由于布局限制,压力伺服阀和刹车作动器之间往往存在较长的液压管路.管路会给系统引入欠阻尼的频率特性,而且该特性会与压力伺服阀固有的局部压力闭环结构相耦合,使得压力伺服阀的输出压力容易出现振荡、失稳现象.因此通过在飞机液压刹车系统建模中考虑管路模型,在频域上分析了压力伺服阀与管路、容腔耦合的现象和原因,具体给出了管路参数和油液参数变化对压力闭环的影响,并通过时域仿真进一步验证了频域分析的结论.同时分析了匹配设计管路、增加系统阻尼和降低系统增益3种避免压力闭环控制振荡失稳的方法.为飞机液压刹车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69.
沐照 《航天》2014,(9):6-9
2014年5月2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校园内,伴随着鲜花和掌声,三位志愿者谢倍珍、董琛、王敏娟结束了105天的"宫中科学试验",从"月宫一号"密闭舱中走出。这标志着历经十年研究,北航研制的月球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实验装置"月宫一号"成功完成我国首次长期多人密闭试验。  相似文献   
870.
吴巍  陈婷 《中国航天》2014,(5):19-19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3所成功研制出可编程量子直流电压标准装置,将直流电压国家副基准的测量范围扩展到微伏量级,提升了我国在国际量子电压计量领域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