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4篇
  免费   523篇
  国内免费   264篇
航空   2093篇
航天技术   225篇
综合类   268篇
航天   21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凹腔油气匹配对驻涡燃烧室点火性能影响试验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邢菲  樊未军  柳杨  孔昭健  杨茂林 《推进技术》2008,29(4):412-416,421
针对一种以煤油为燃料的驻涡燃烧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前体油气匹配进行几种结构改变,探讨驻涡燃烧室头部油气匹配及后体气量变化时对其点火熄火的影响。对仅采用凹腔供油的驻涡燃烧室的贫油点火及贫油熄火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随后体气量增加,总的贫油点火油气比先下降后上升,绝大部分工况下,总的贫油点火油气比在0.04以下;贫熄总油气随主流气量的减小先增大后减小;各个方案熄火总油气比都在0.004以下;凹腔前体进气温度的提高有利于驻涡燃烧室的点火熄火性能。  相似文献   
202.
涡轮叶尖泄漏流被动控制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基于密度修正的采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加壁面函数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程序,通过在叶尖吸力面表面加肋条的被动控制方法以期减小叶尖间隙泄漏流动带来的损失,对某一轴流涡轮转子叶尖间隙泄漏流场的被动控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详细分析了在不同肋条高度下泄漏流场细节,最后计算了涡轮效率。结果表明,在涡轮叶尖表面沿吸力面边缘镶肋条对泄漏流动进行被动控制,相对于与其相对叶尖间隙高度相等的基本间隙流场,涡轮效率增大;肋条高度对涡轮效率有较大影响,相对等绝对叶尖间隙高度的基本流场,增大肋条高度可以提高涡轮效率。在叶尖间隙区域前半部,肋条对泄漏流动的阻挡作用使得在叶尖表面出现回流区,阻碍泄漏流动;在叶尖间隙区域后半部,回流区消失。  相似文献   
203.
直升机尾桨涡环飞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样机右侧飞的飞行试验,对尾桨涡环现象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右侧飞试验结果,估算出样机悬停回转时尾桨处于涡环状态的偏航角速度范围;将试验结果与国内外的涡环状态判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国外的涡环判据不适用于样机的尾桨涡环状态判定,国内的高-辛判据与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4.
涡轴发动机的一种常见的安装方式是其主安装节直接与主减速器相连,对这种安装形式下涡轴发动机的受迫振动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讨论了其结构特点并对引起激振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激振力引起的轴向力、弯距在各承力件上沿轴向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受迫振动响应分析和有限元方法.发动机整机振动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5.
就如同矢量发动机不能与矢量喷管划等号一样,二维喷管、三维喷管也不可以和矢量喷管混为一谈。无论是二维喷管,还是三维喷管,只有设置了专门的喷口偏转装置才能实现喷流(推力)的换向,也才可以被称之为矢量喷管,即演变成二维矢量喷管和三维矢量喷管。三维矢量喷管的类型和特点从主要的使用功能上分,三维矢量喷管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206.
某涡轴发动机整机逼喘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根据某型涡轴发动机研制的需要,在整机试验台进行了逼喘试验方法的探索,本文详述了发动机逼喘、试验方法设计、试验装置及试验过程,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发动机上的飞机引气口接入高压气源的方法能够成功地进行该型发动机的整机逼喘试验,从而能够真实获得压气机装在整机上工作时的喘振边界线.   相似文献   
207.
结合实验,对一种带亚声速预燃室和流向涡掺混器的超声速燃烧模型燃烧室,在其进口马赫数为2.5的来流条件下,进行了冷态流场的数值研究.计算与实验得到的燃烧室沿程压力分布相当一致,计算与实验得到的激波结构也基本吻合.计算结果表明:首先,在马赫数2.5的来流条件下,亚燃预燃室易于达到启动状态;其次,流向涡掺混器增强超/亚声速流之间的掺混的效果明显,但其掺混深度尚有限;最后,流向涡掺混的超燃室掺混段有着复杂的激波膨胀波波系,波涡干涉和激波附面层干涉结构.  相似文献   
208.
跨音速压气机中的涡结构与失速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一种新的涡识别方法应用于压气机流场的分析.该方法采用应变率张量和旋转张量的第四不变量,具有在识别流场中涡的存在的同时,分析该处涡处于拉伸(生成)或松弛(溃灭)状态的能力.通过将该方法与传统的动压头和流线、速度矢量等分析方法的结合,本文对所研究的跨音速压气机的失速过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9.
使用低速闭口风洞,对头部带有确定人工扰动的尖拱型旋成体,在模型两侧θ=±52.5°粘贴条状粗糙带的条件下,粗糙带的轴向起始位置在x/d=0.75之前变化,固定迎角为40°,在雷诺数ReD=0.67~9.4×105变化范围内,通过表面测压研究粗糙带起始位置对模拟过临界Re数下旋成体绕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迎角下,人工转捩带的轴向起始位置会影响到头部部分截面的压力分布,但对后体的影响很小.粗糙带的起始位置越靠后,所受影响的轴向位置越远.通过分析得出粗糙带起始位置与受影响的轴向位置x/D之间的关系曲线,由此确定模拟过临界雷诺数下流动时合适的粗糙带起始位置.  相似文献   
210.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07,20(2):F0002-F0002
陆山,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航空学会动力分会可靠性专业委员会委员,航空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委员,曾任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航空工程及工程力学系博士后副研究员。从事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分析工作20余年,先后主持或参加了航空部高推预研、发动机结构完整性、航空基金、国防科工委项目课题等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45篇,被SCI、EI、LNSPEC索引19篇次,获省部级科技奖2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