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40篇 |
免费 | 440篇 |
国内免费 | 234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899篇 |
航天技术 | 96篇 |
综合类 | 242篇 |
航天 | 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92篇 |
2021年 | 96篇 |
2020年 | 97篇 |
2019年 | 87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98篇 |
2016年 | 117篇 |
2015年 | 104篇 |
2014年 | 98篇 |
2013年 | 85篇 |
2012年 | 119篇 |
2011年 | 125篇 |
2010年 | 115篇 |
2009年 | 97篇 |
2008年 | 110篇 |
2007年 | 69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57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38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43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29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21篇 |
1989年 | 26篇 |
1988年 | 13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转静系盘腔转盘风阻温升实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红外测温技术对转静系盘腔转盘风阻温升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旋转实验台测量了不同流动参数以及转静间隙比下转盘各半径处的壁面温升,并研究了径向出流处增加封严环对于转盘温升量的影响.同时通过CFD数值模拟得到转静系盘腔内流动特点.结果表明:由于风阻引起转盘温升量实际上就是转盘的绝热壁温与环境温度之差,并能通过红外热像仪准确测量.针对无封严开式转静系,转盘温升量主要受到旋转影响,仅在小转静间隙比时,通流的变化才会影响风阻温升.总体上,转静间隙比的改变对转盘温升影响不大.与封严转静系对比可知,在湍流参数较小的情况,封严环的引入会使转盘温度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882.
大气湿度对涡轴发动机地面试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2016,(3):11-15
针对涡轴发动机夏季工厂试车性能普遍不合格现象,通过研究大气湿度对发动机进气和燃气热力参数的作用,证明大气湿度变化对发动机性能和工作特性有一定影响。利用相似第一定理,分析并计算了非标准状态下,发动机地面试车时性能换算参数的湿度修正情况,结合计算机编程得出不同湿度条件下各换算参数的湿度修正系数。工厂试车验证表明,加入湿度修正方案后,对发动机健康状况的评定更加客观,更能反映发动机的真实性能状态。 相似文献
883.
884.
885.
为减少高压高剪切率下热效应对密封环缝隙流体润滑性能的影响,以密封环缝隙流体剪切速度梯度、壁面剪切应力和油膜温升表征摩擦副润滑性能,采用RNG k-ε 湍流模型,通过Workbench建立流-固-热多场模型,计算得到不同主轴转角下缝隙流动形态变化规律和温升前后油膜厚度变化量、不同L型槽内外径比及长径比下流速流型分布规律、壁面剪切应力、温度分布和热变形量。研究结果表明:密封环L型槽黏性底层随剪切速度增大而增厚,油膜厚度随运动周期增加而变薄;当L型槽内外径比小于1.07时,随比值减小密封环壁面剪切应力不断增大,最大变化率为7%;密封环L型槽长径比在0.19时平均壁面剪切应力达到最大,当长径比继续增大时,油膜区剪切速度梯度逐渐减小,油膜温升和热变形亦随之减小。研究结果可为马达优化以减少能量损失和改善密封环润滑条件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886.
针对超燃进气道湍流边界层/激波干扰引起的分离问题,采用基于5阶WENO数值格式的大涡模拟(LES)方法开展流场湍流非定常预测,旨在分析进气道湍流化技术实现进气道起动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平板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STBLI)问题,LES方法能够清晰、可靠预测反射、分离激波形成过程及激波与充分发展湍流边界层的相互干扰,定量结果与试验一致;进气道研究方面,层流状态下,激波干扰产生强分离,导致进气道堵塞,而采用湍流化控制后试验和计算均表明流场分离明显减小,流场稳定且无明显堵塞现象,进气道可以起动,总压恢复系数达到要求,该结果表明,利用强湍流化减弱分离,实现进气道起动思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87.
888.
889.
890.
用代数二阶矩亚网格(ASOM-SGS)燃烧模型对文献中测量的钝体后方丙烷-空气预混燃烧进行了大涡模拟,模拟统计的时平均速度、速度脉动均方根值和温度分布与实验数据结果吻合很好,表明所采用的ASOM-SGS亚网格燃烧模型是合理的。模拟的瞬态结果显现了钝体后方湍流流动和火焰结构。将大涡模拟数据统计得到的反应率系数-浓度关联量的分布规律,与代数二阶矩RANS(ASOM-RANS)燃烧模型的模拟值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大涡模拟统计值和ASOM-RANS模型的模拟值很接近,从而证明了湍流燃烧代数二阶矩RANS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