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6篇
  免费   513篇
  国内免费   239篇
航空   2054篇
航天技术   174篇
综合类   259篇
航天   15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12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09篇
  2016年   131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胡声超  鲍福廷  赵瑜 《推进技术》2012,33(3):430-435
采用大涡模拟结合动力Smagorinsky亚格子模型对四喷管超声速高温射流进行了三维非稳态数值模拟。基于非稳态计算的结果,利用FW-H面积分方法对四喷管射流远场的声学特性进行计算,并将结果与单喷管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多喷管射流形成了复杂的流场,其产生的气动声场并不仅仅是单喷管简单的叠加,由于四股射流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声场也产生了新的特点,不但表现在总声压级数值上,还对改变了射流噪声辐射的指向性,最大声压级的位置由原来的50°左右变化到30°。  相似文献   
102.
发动机高压两级涡轮盘联合低循环疲劳寿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型发动机高压两级涡轮盘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到试验载荷系数,组装和调试了全尺寸联合试验件,完成了低循环疲劳试验,得到了以传动臂销钉孔为定寿部位的两级涡轮盘低循环疲劳寿命。两级涡轮盘联合低循环疲劳试验在国内尚属首次,相对于单盘低循环疲劳试验,更加符合发动机实际工作状态,将传动臂销钉孔作为两级涡轮盘的定寿部位更为合理。该联合试验为外场涡轮盘重新定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回收/调节"方法在混合LES/RANS模拟方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一种混合大涡模拟/雷诺平均Navier-Stokes(LES/RANS)模拟方法结合三阶加权基本无振荡(WENO)格式对马赫数为2.88的压缩斜坡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回收/调节"方法生成入口湍流脉动边界条件.当采用固定入口边界条件时,湍流边界层会缺乏合理的湍流能量,使之抵抗逆压梯度的能力减弱,会严重高估分离...  相似文献   
104.
固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对固体火箭发动机不稳定燃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详细综述.分别从物理概念、理论预估模型、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等方面出发,论述了不稳定燃烧研究过程中的难点和一些经验教训.提出了应加强流场与声场能量交换、铝粉综合作用等机理的理论研究;开展分布燃烧、脉冲触发不稳定燃烧的实验研究;进一步开发稳定性预估软件等观点,为国内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双垂尾对边条翼布局大迎角升力影响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边条翼双垂尾布局的垂尾导致大迎角升力减小现象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CFD方法分析一个类似于F-22战斗机的模型,发现在低速大迎角条件下,脱体涡流经垂尾外侧;垂尾下部附近气流方向向后并向外;垂尾外侧存在低压区,而垂尾内侧和垂尾间的机身上表面存在高压区。认为脱体涡在垂尾外侧表面产生吸力,在涡核下方诱导出向外的速度分量,致使垂尾处于侧滑气流中,从而使其表面压力内高外低,除了产生指向外侧的法向力外,也传递内侧高压至机身上表面。外倾垂尾上向外的法向力和机身上表面的高压区,是减小大迎角升力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6.
由三维自由尾迹非定常板元方法计算的三元非定常气动力出发,计算直升机旋翼桨涡干扰噪声。用飞行实验和风洞实验数据分别对计算的旋翼在前飞和前飞下滑状态下的声压时间历程以及其它计算结果进行考核,某些结果还与著名的WOPWOP程序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计算与飞行实验和风洞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7.
尖顶襟翼/涡襟翼干扰对三角翼背风面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详细地叙述了实验马赫数为0.8和1.5,攻角直到25°时,尖顶襟翼/涡襟翼干扰对三角翼背风面流动的影响。用蒸汽屏和纹影技术,显示出涡系干扰的流动图像;测量了尖顶襟翼在不同偏角下,三角翼上表面展向压力分布。数据分析表明:偏角、攻角和马赫数对背风面流动特性有重要的影响。指出涡系干扰仅在负偏角下可增大机翼升阻比。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应用在连续生方程中增加压力对时间导数项的拟压缩性方法,数值求解三维定常不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求解过程采用隐式的Beam-Warming近似因式分解格式。计算绕尖头旋成柱体的大迎角脱体涡流动,得到与实验相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实验研究大后掠三角翼前缘集中涡的形成,物理图画,动态迟滞特性以及影响动态迟滞特性的因素。研究方法为三角翼俯仰振动中的动态同步多片光涡流动显示。研究发现:与静态实验相比,三角翼俯仰振动在上仰过程前缘集中涡延迟破碎,在下俯过程中前缘集中涡的恢复生成又滞后于定常情况。在同样实验条件下,增加折合频率,前缘集中涡破碎过程进一步延缓了,增加来流速度,动态迟滞效应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10.
压气机不同状态下转子出口三维紊流流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马宏伟  蒋浩康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3):268-272,331
用单斜热丝、圆柱单孔高频压力探针等手段,详细测量了单级压气机转子出口的三维紊流流场,揭示压气机在不同流量状态下转子出口的流动结构和紊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