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26篇
航天技术   14篇
航天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国浮空器的技术发展与标准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我国30年来浮空器的技术发展及其标准研究现状,并根据我国浮空器研制水平提出了标准需求,同时对如何加强、加快我国浮空器标准化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2.
浮空器太阳辐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测定相结合的办法,对浮空器太阳辐射进行了研究,建立太阳直射辐射模型、天空散射辐射模型和地面反射辐射模型,计算值与试验测定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3.
飞艇运动建模与仿真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临近空间浮空器的过程中,设计了一种低空实验飞艇.为了评价该飞艇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建立了飞艇的六自由度运动方程数学模型,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完成了飞艇飞行仿真软件设计.另外采用Flightgear作为飞行仿真视景软件,设计飞行仿真软件驱动视景软件的网络接口程序.利用飞行仿真软件,进行了该低空飞艇运动的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软件达到了预定的设计目标,该实验飞艇方案可行,安定面和推进动力配置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34.
单项技术指标对临近空间浮空器总体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控制浮空器的尺度、降低其技术难度和成本,需要明确其瓶颈性技术领域及参数指标。在一定假设下,给出了一套给定参数估算常规飞艇形式浮空器总体几何尺度的计算流程。基于这一流程,以一组普通产品技术指标为基础,分别提升其中每一项后估算得到不同技术指标配置方案下浮空器的总体尺度。通过分析这些计算结果,得到了单项技术指标对飞艇形式临近空间浮空器总体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5.
为研究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问题。建立平流层浮空器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深度Q网络(DQN)算法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方法,以平流层浮空器当前速度、位置、高度差作为智能体的观察状态,副气囊鼓风机开合时间作为智能体的输出动作,平流层浮空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与扰动风场作为智能体的学习环境。所提方法将平流层浮空器的高度控制问题转换为未知转移概率下连续状态、连续动作的强化学习过程,兼顾随机风场扰动与速度变化约束,实现稳定的变高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考虑风场环境对浮空器影响下,DQN算法控制器可以很好的实现变高度的跟踪控制,最大稳态误差约为10 m,与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对比,其控制效果和鲁棒性更优。  相似文献   
36.
总结了国内浮空器的发展情况,简要介绍了国外浮空器的发展现状,对国内外浮空器方面的标准进行了梳理,从浮空器发展的形势分析了浮空器标准编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浮空器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7.
基于风场利用的智能平流层浮空器具有驻空时间长、系统构成简单、部署速度快、使用效费比高、自主能力强等优点,是临近空间飞行器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典型基于风场利用的平流层浮空器Loon项目,通过对项目实施及实践探索的综述,深入分析其囊体材料与结构、高度调控、能源与推进、安控回收、风场建模、自主控制等关键技术特点,基于学科建模对总体参数、超热超压、气体泄漏、能源平衡、轨迹规划等方面进行仿真研究,总结了Loon智能平流层浮空器的技术特点,为基于风场利用的平流层浮空器设计与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实验浮空器囊体内部超热情况,研制了一套基于智能传感器的数据采集系统,介绍了系统组成和温度、压力传感器等硬件,详细描述了系统软件设计情况。相比于传统人工观察记录的方法,该数据采集系统可实现无人值守传感器数据采集与记录,大大提高了实验自动化水平,降低了实验人员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39.
分析浮空器氦气昼夜温差时通常将整个囊体蒙皮涂层设置为同一种材料,分析材料的吸收率与发射率对氦气昼夜温差的影响。为进一步减小氦气昼夜温差,提出了将囊体分为迎光面和背光面,迎光面采用吸收率低的材料,背光面采用发射率高的材料。建立了囊体热力学模型,采用Kriging模型对囊体不同部位的材料特性进行优化,其基本思想是将囊体划分为48个部分,采用拉丁超立方体方法进行抽样,进行热力学分析得到样本的响应,以此建立Kriging近似模型。经过该方法优化后发现,氦气的昼夜温差减小到28.6 K,比传统的分析减少7.7%。   相似文献   
40.
浮空器在武器装备信息化中的优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浮空器在武器装备信息化中,是一种低成本防御性信息系统平台。首先介绍了浮空器的定义、基本组成和发展历史,然后详细分析了浮空器在工业发达国家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特别是平流层定点飞艇平台的发展趋势,最后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与武器装备信息化发展要求,分析了国内浮空器的研究发展水平、技术基础和浮空器在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和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