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26篇
航天技术   14篇
航天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浮空器悬停或飞行控制设计时,通常将风作为干扰项或阻力,螺旋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克服风的阻力,而浮空器携带的能源有限,因此浮空器设计时存在欠能源问题。根据平流层风场的特点,采用副气囊控制浮空器的高度,实现平流层不同高度的风场利用,可以减小浮空器的能源消耗。建立浮空器高度控制模型,采用反步法设计浮空器高度控制器,利用状态观测器对浮空器的模型误差和输入误差进行估计,并进行了仿真分析,证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有效控制浮空器的高度。建立浮空器高度控制时其囊体内外压差变化模型,仿真分析表明, 浮空器高度变化后,其囊体最终内外压差与初始压差相同。   相似文献   
22.
平流层浮空器囊体材料具有非线性、黏弹性、各向异性和不能抗压等特点,起皱现象是在升空膨胀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形变状态,褶皱的扩展会影响整个囊体结构的受力状态,改变囊体变形和应力分布.同时,褶皱的存在还会影响囊体结构的动力学行为和空间环境下的热力学分布.通过主应力-主应变相结合准则对褶皱区域进行判别,采用修正褶皱单元的本构矩阵方程的方法对褶皱区域进行处理,地面充氦气试验证明了新方法的模拟结果更加接近测试值.从而为平流层浮空器设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3.
平流层浮空器快速部署平台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晓飞  尚妮妮  符文星  闫杰 《宇航学报》2014,35(10):1135-1140
针对目前平流层浮空器的部署方案中存在着放飞条件限制较多、升空过程中风险较大和部署时间较长等风险和不足,基于弾载弹射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浮空器快速部署方案。该方案通过运载器将部署平台投放到预定空域,系统经过分离、减速伞减速、空中充气、展开等阶段,完成浮空平台的快速部署。通过分析系统构成和工作流程,建立了能够反映充气展开过程中,伞-艇-充气机构相互作用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校验了系统方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实现平流层浮空器全天候快速部署。  相似文献   
24.
为实现临近空间浮空器的持久区域驻留和机动飞行,文章所研究的一种利用自然能飞行的临近空间浮空器利用自然界的热能和风能,通过简易可行的技术手段实现飞行高度和轨迹的控制,有望解决临近空间浮空器面临的能源问题和热问题。文章介绍了该新型浮空器的系统组成和主要特点,分析了该新型浮空器在设计最大运行高度处的浮重平衡,进行了系统设计参数的分析。该新型浮空器由超热空气和氦气提供浮力,计算结果表明氦气囊所占比例越大,所需的浮空器半径越小,且随着设计最大运行高度的升高及超热值的减小,所需的浮空器半径增大。  相似文献   
25.
临近空间飞行器是目前新概念飞行器发展的一个热点,本文研究了临近空间浮空器设计过程中对其在总体参数进行几何尺度控制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的基本假设和约束条件下,给出了一套参数估算常规飞艇形式临近空间浮空器的总体几何尺度的计算流程。利用这一流程进行计算,得到了几项单项技术指标对于该种类型浮空器总体尺度的影响规律,讨论了控制缩减总体尺度可以优先发展的技术领域。最后分析了载重量对于浮空器尺度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26.
平流层卫星轨道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符文星  朱苏朋  闫杰  吴志红 《宇航学报》2008,29(5):1480-1484
近年来,各国都在开展研究各类平流层飞行器。平流层卫星是一种新型低成本、低能 耗平流层飞行器,采用气动帆实现轨迹控制,在距离地面35Km高度沿东西方向环绕地球运动 。首先分析了平流层卫星运行的风场环境,给出了平流层卫星的组成以及轨迹控制原理 ,建立了球体运动学模型和气动帆运动学模型,并进行了不同风场条件下的仿真计算。仿真 结果表明:采用气动帆作为轨迹控制系统能够在风场突变干扰下实现平流层卫星南北方向的 稳定控制,确保其沿东西方向轨道运动。  相似文献   
27.
在对关键指令进行接收处理时,往往需要增加对该类指令的判断,防止因为人为错误行为或是外界干扰造成意外事故。比较常见的有"3"判"2"或者"5"判"3"甚至更大数量的余度指令判别法,但是这些普通的判别法在某些情况下会失效。以浮空器为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滑窗的余度指令判别算法。在大量的测试用例下,算法执行成功,结论证实该算法具有一定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
近期,美国陆军士兵测试了一种新的战术浮空器系统。该系统名为盒内飞艇,由全球监视集团公司开发,是系留式系统,专为移动情报、监视和侦察任务设计,可快速部署。2013年1月,美国陆军与全球监视集团公司签订了价值60.6万美元的合同,购买盒内飞艇,包括2个翠鸟4.5米浮空器及其载荷、备件和培训。系统的维持成本为每小时20美元。盒内飞艇  相似文献   
29.
简讯     
ARJ21-700完成大侧风补充试验试飞2011年5月19日11时30分许,ARJ21-700飞机102架机从某外场安全返回中航工业试飞中心,这标志着新支线大侧风补充试验试飞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0.
临近空间低动态飞行器控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建国  周军 《航空学报》2014,35(2):320-331
针对临近空间低动态飞行器出现的新的控制问题,分析和总结了临近空间低动态飞行器控制进展状况和发展趋势。首先,基于飞艇和浮空器等临近空间低动态飞行器的特点,归纳总结了其飞行控制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这类飞行器的当前发展状况,从飞行器控制角度出发,着重介绍总结了临近空间低动态飞行器在控制系统执行机构配置、数学模型、姿态控制、定点控制、速度控制、航迹优化、轨迹跟踪控制、升空和返回控制、压力控制,以及应用的多种控制策略的研究进展。最后,在已有的控制问题研究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临近空间低动态飞行器在控制研究领域所要解决和关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