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1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51篇
航空   292篇
航天技术   431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50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21.
液浮陀螺仪具有精度高、可靠性高、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但由于其结构比较复杂,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引起浮液流动,其产生的干扰力矩是影响陀螺仪精度的关键因素。同时,液浮陀螺仪具有封闭型腔,并且存在固体、液体、气体多种物质状态,导致仪表的温度分布情况难以通过实验直接测量得到。根据液浮陀螺仪的实际工作条件及工作原理,使用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了陀螺仪的流固热多物理场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得到了液浮陀螺仪的温度分布以及内部浮油和气体的流场与温度场,与实验测试点温度相比,模型计算得到的测试点温度误差为0.36%,关键部位的温度梯度精度可达到0.01K,网格细化20%后,仪表温度梯度变化0.05%,该研究将为后续液浮陀螺仪的温控及精度提升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22.
浮油是液浮陀螺仪的重要组成部分,陀螺仪工作环境温度分布不均引起浮油密度局部变化,导致产生干扰力矩。有限元方法能够实现液浮陀螺仪温度场的仿真以及干扰力矩的分析,但是缺乏对浮油物化性质及变化的研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建立并优化了氟醚油的分子链以及密度计算模型,得到了分子量和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氟醚油密度随分子量增大而增大,且模拟数值与实测密度相符。温度升高,氟醚油密度下降,密度与温度之间呈线性相关,且分子量越低密度下降越快。拟合校正后所得到的温密方程实现了浮油性质的定量分析,为有限元仿真和液浮陀螺仪的设计提供了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923.
采样返回任务是目前地外天体探测中重点发展的航天技术领域,针对样品容器密封失效导致样品被污染的问题,文章总结了20世纪以来国内外地外天体样品封装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成果。重点从密封和封装机构两项封装核心技术对地外天体样品封装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橡胶圈密封、金属挤压密封、爆炸焊接和钎焊焊接等密封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我国地外天体样品封装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24.
活动区新浮磁流和暗条的激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数值计算方法探讨了新浮磁流驱动下暗条运动的基本规律。计算表明,活动区新浮磁流是驱动暗条运动导致暗条激活的有效机制之一,这个过程是通过暗条电流和背景磁场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当选取不同强度的浮现磁流时,暗条可出现周期性振荡、激活上升和闪烁;此外,对同极性磁流浮现,当浮现强度足够强时,暗条一开始就会下沉。   相似文献   
925.
李洪瑞  徐肖肖  刘朝  刘新新 《航空学报》2016,37(7):2123-2131
应用重正化群(RNG)k-ε湍流模型对超临界CO2流体在内径为9 mm,有效受热长度为5.5 m,节距为32 mm,绕径为283 mm的竖直螺旋管中的加热过程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质量流速、进口压力、热通量以及不同流向对超临界CO2换热和压降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变物性、浮升力和离心力在不同流动方向上对螺旋管中换热的耦合作用。结果表明:浮升力对超临界流体在螺旋管向上流动与向下流动的影响差别不大,而对水平流动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当流体在螺旋管的截面到入口截面的距离与管径之比为150~350之间(即临界温度附近)时,由于变物性、浮升力和离心力的耦合作用,导致水平流动方向上换热系数的震荡。  相似文献   
926.
我国对地观测系统已逐步形成立体、多维、高中低分辨率相结合的全球综合观测能力,但尚未建立相关的完善和配套的标准体系,由于高分辨率卫星光学遥感器标准化在与新技术发展对接、系统性以及关键技术标准等方面存在着需求,需要借鉴国外光学遥感器相关标准,在标准体系构建原则与框架以及相关的急需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工作。文章从高分系统卫星光学遥感器标准化需求、标准体系构建、国内外相关标准现状等展开分析与研究,提出急需制定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7.
在进行长输埋地管道振动台试验的过程中,针对数据信息的采集量测以及传感器的布置位置进行了研究。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管-土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内容包括埋地管道结构纵、横向在非一致地震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及受力变形特征。根据计算结果确定了主观测断面及辅助观测断面的位置及观测断面上传感器布置的位置,在满足基本信息采集要求的前提下,对可供采用的信息采集通道进行了优化分配,由此确定本次试验的观测断面以及传感器的具体测量部位与数目。成果对试验获得成功起到了保障作用,可为同类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8.
天基对地打击武器飞行过程动力学分析与建模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基对地打击武器用于从太空对地面战略目标和高价值目标进行快速、准确的打击。本文运用空间飞行器动力学,在特定条件下,对天基对地打击武器的作战飞行过程分大气层外和大气层内2个阶段进行动力学分析,并利用建模仿真的方法得出在不同再入角和不同运行轨道高度的情况下飞行过程的相关数据,验证了天基对地打击武器作战迅速、打击时间短的特性,表明其在未来潜在的军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9.
地磁暴是空间天气预报的重要对象.在太阳活动周下降年和低年,冕洞发出的高速流经过三天左右行星际传输到达地球并引发的地磁暴占主导地位.目前地磁暴的预报通常依赖于1AU处卫星就位监测的太阳风参数,预报提前量只有1h左右.为了增加地磁暴预报提前量,需要从高速流和地磁暴的源头即太阳出发,建立冕洞特征参数与地磁暴的定量关系.分析了2010年5月到2016年12月的152个冕洞-地磁暴事件,利用SDO/AIA太阳极紫外图像提取了两类冕洞特征参数,分析了其与地磁暴期间ap,Dst和AE三种地磁指数的统计关系,给出冕洞特征参数与地磁暴强度以及发生时间的统计特征,为基于冕洞成像观测提前1~3天预报地磁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30.
卫星、无人机等对地观测资源已经成为执行灾害救援、灾损评估等多样化监测任务的主要观测手段,而大规模任务的随机调整和动态执行环境是快速制定对地观测方案的核心难点。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面向不确定环境的对地观测资源动态协同规划方法,以动态高效地制定异构观测资源的协同观测方案。首先,结合合同网协议提出一种自下而上的分布式动态协同框架,以整合空天地异构观测资源构建分布式、动态、松耦合的协同观测网络。然后,根据该协同框架提出多轮组合分配方法及优化算法以快速动态地分配大规模监测任务。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在任务持续并发的动态不确定环境中,基于合同网的动态协同规划方法在提升了约25%任务完成率的同时,降低了约20%的运行时间,实现了任务完成率与方法运行时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