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篇
  免费   387篇
  国内免费   83篇
航空   1123篇
航天技术   62篇
综合类   155篇
航天   17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基于长隙比无穷大和Tollmien-Schilchting 行谐波假设,通过导出坐标系下不可压一阶改型边疆特征值问题,实现了异向旋转筒流动临界主不稳定性的线性分析,在稳定性方程离散中引入了一类高精度对称紧致差分格式,在特征值搜索中发展了一个高效率复矩阵双重反迭代算法。双临界点分析揭示了几何参数、、流动参数、流动参数、扰动参数相互间的变化规律。理论结果同实验测量数据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92.
文中通过压气机叶片“修型”叶栅和常规叶栅的对比实验 ,研究了“修型”叶栅栅后三维流动特征。试验结果表明 ,对常规压气机叶片端部尾缘进行局部修型 (即改变叶片的几何形状 ,但与“端弯”方式不同 ) ,在叶栅损失系数基本不变或略有下降的前提下 ,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控制栅后出口气流角沿叶高的分布 ,以满足下游动叶进口气流方向的要求。平面叶栅试验结果还表明 ,尽管对常规叶栅端部尾缘实施局部修型 ,减小了端区的叶片出口构造角 ,但对整个气流转折角影响不是太大。同时 ,叶栅自身的流通能力基本不受影响 ,甚至有所改善。此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多级压气机和喘振裕度的改善、效率的提高以及压气机不稳定脉动压强 (叶片激振动 )和乱分离的抑制  相似文献   
993.
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羽焰特征研制了多目标多光谱高温仪,它可同时测量羽焰六个目标点的温度,每个目标点均有八个工作波长。同时提出了求解真温的实用方法,完成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羽焰温度及其分布的测量。  相似文献   
994.
波瓣喷管双层壁扩压器流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贴体曲线坐标网格,波瓣边界网格加密且正交,在整个计算区域进行全场计算。文中采用了Chen-Kim修正的k-ε湍流模型及同位网格SIMPLC计算方法,对带有双层壁扩压器的波瓣喷管流动进行了冷热态数值计算和分析。对波瓣及双层壁,采用大粘性的方法解决流固耦合,计算结果表明:在双层壁间有外界冷气流被引射进入,形成了壁面的冷却气流,相对单层壁扩压器,双层壁扩压器的壁面温度明显降低;自波瓣出口截面沿流向产生的环流速度场,强化了主次流的掺混,速度分布渐趋均匀。通过试验测试,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二者在离开波瓣420mm的混合管内相对主流速度的最大误差为15.35%。  相似文献   
995.
跨声速三维非线性洞壁干扰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以固壁条件和洞壁附近的压力分布模拟各类实壁和透气壁试验段的洞壁边界条件,利用Euler方程和N-S方程数值求解模型在风洞中的绕流场,得出洞壁干扰对跨声速模型绕流和气动力的影响,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有效地模拟模型在跨声速风洞中的绕流场,经洞壁干扰修正后的GBM-04A模型在0.6m风洞中的试验结果与无干扰参考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96.
发动机加力筒体可调喷口壳体内 ,屏板各段都由大小相近、形状相似的波棱组成。由于其形状多样 ,不能用一种模式来确定其工艺顺序。同时 ,展开的毛料受变形和回弹的约束 ,也很难计算准确。通过对隔热屏各段的结构特征进行受力状态分析 ,确定模具回弹量 ,并采用不同的工艺方法和模具结构 ,满足了设计要求。结论是 :求得尺寸回弹量 ,可借助弧长不变原则 ,计算回弹补偿量 ;在弯曲模中补偿回弹量时 ,可借助尺寸变化达到角度回弹的补偿 ;当回弹量难以确定时 ,可利用成形模增加较大的回弹补偿量 ,再用校正模校正至要求尺寸。  相似文献   
997.
一种新型的双附壁扁平射流炬形模型,应用到煤粉燃烧室中,具有很高的工业价值。作者使用二维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这种模型的冷态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二维的平均速度、湍流度、相关系数和雷诺应力等一系列数据结果,验证了这种燃烧室具有明显的双附壁效应和强烈的湍流脉动,是一种有利于燃烧和避免结焦沉底的高效型结构,具有推广价值。文中着重介绍了带有频移器的LDV系统的有关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998.
在任意曲线坐标系下对包括扩压器、双级涡流器及火焰筒在内的环形燃烧室三维两相燃烧整体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由于环形燃烧室形状复杂,采用偏微分方程法与整体分区结合法生成环形燃烧室整体网格。所用的数学模型有:k-ε紊流模型、EBU-Arrhenius紊流燃烧模型、六通量热辐射模型以及颗粒群轨道模型等。在非交错网格系下,气相采用SIMPLE算法求解,液相采用PSIC算法求解。数值分析不同燃烧室进口气流参数以及涡流器几何尺寸对燃烧室流场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的计算方法合理性可用于环形燃烧室的研制与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99.
叙述了氢原子频标在VLBI国际联测中的应用及其在VLBI中的特殊意义和作用,并对氢原子频标的工作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00.
叶顶抽吸对叶栅间隙泄漏流动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博涛  刘波  赵航 《推进技术》2020,41(8):1701-1709
为了控制压气机叶尖间隙泄漏流动,减少叶尖泄漏流和泄漏涡对压气机内部流场带来的不利影响,数值模拟研究了在压气机叶栅叶顶位置沿叶片中弧线开槽抽吸对叶尖泄漏流的控制效果,并与端壁流向开槽抽吸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叶顶抽吸和端壁抽吸直接通过影响叶尖泄漏流的结构形态,减弱间隙泄漏流强度和影响范围,从而提升压气机/叶栅性能。叶顶中游抽吸方案Slot TB对于泄漏流与泄漏涡的控制效果优于叶顶上游抽吸方案Slot TA;而机匣端壁上游抽吸方案Slot CA相较于中游抽吸方案Slot CB对叶顶流场改善效果更佳。叶顶抽吸和端壁抽吸在抽吸量为0.6%时分别可以使总压损失系数下降约3.3%和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