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2篇
  免费   536篇
  国内免费   318篇
航空   2883篇
航天技术   1232篇
综合类   537篇
航天   1074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83篇
  2007年   225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65篇
  1994年   140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21篇
  1990年   125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谢懿 《太空探索》2011,(4):56-57
在度过了几乎致命的危机之后,太空中最灵敏的重力探测器终于恢复了元气,继续为科学家提供可靠的数据。2010年夏天,地球物理学家赖纳·鲁梅尔(Reiner Rummel)接到了一个让  相似文献   
932.
为了分析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光学特性,对FY-1卫星的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光学信号进行了仿真计算和模拟试验验证.通过对外部辐射及内部热源的分析,计算了卫星的温度场,采用随机起伏表面算法模拟表面覆盖材料外表面,通过阴影遮挡判断及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 Bi-directional Reflectance Distribution Function)模型计算卫星对外部辐射的反射特性,编程计算得到在可见光0.4~1.0μm和红外8~14 μm,14~16 μm波段下卫星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红外辐射亮度与表面温度相关,8~14 μm最大约90 W/(m2·sr)、14~16 μm最大约20 W/(m2·sr).空间可见光辐射强度具有明显的镜面反射效应,卫星主体峰值2 200 W/sr.通过地面模拟测量空间目标的温度和红外辐射验证了温度及红外辐射仿真计算模型,可见光辐射强度仿真计算结果与地面模型卫星测量结果误差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933.
自动阻抗调配器在微电子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计量技术机构开展该类仪器的计量校准工作,本文介绍了其机械结构、工作原理,设计了控制模型,组建了校准系统,实现了主要参数矢量重复性、驻波比和插入损耗的校准工作。  相似文献   
934.
基于双量子比特态测量的量子自适应中值滤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增强去噪时对图像细节的保护能力,并同时提高算法实时性,提出了基于双量子比特态测量的量子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该算法首先将待处理图像像素转化为量子叠加态,然后依据量子测量原理对此叠加态进行量子测量,最后将测量后的坍缩态转化为输出图像.该算法使用双量子比特态来描述单像素,拓展了单量子比特态与单像素的对应关系.双量子比特态的4个叠加基态增加了被描述像素的信息量,可以更精确地对像素进行操作.该算法根据噪声特点设计双量子比特态的概率密度公式,并根据测量坍缩态自适应地调整滤波窗口尺寸.实验证明,该算法与标准中值滤波和经典自适应中值滤波相比,具有更好的综合滤波能力,既可以有效地滤除噪声点,很好地保护图像细节,又具有很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935.
为评估测量时刻偏差对单星定轨等效测量误差的影响,根据单星定轨处理策略分析了其理论模型,指出测站接收机的测量时刻偏差由测站时钟钟差以及测量时刻不准确度等组成。试验数据分析表明,测站钟差经一阶多项式拟合后的残差可近似为零均值的测量噪声;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卫星信号发射时刻1ms误差导致GEO、IGSO、MEO三种卫星的等效测距误差分别为006cm、40cm、80cm。  相似文献   
936.
针对科研生产中大螺纹件检测费时费力、检测准确度不高的实际情况,提出以激光位移传感器作为非接触扫描测头,配以三坐标架框架及转台等附件,组建非接触检测大螺纹件的检测校准装置的方案。通过扫描螺纹牙型的实际轮廓,计算螺纹的综合参数,并与标准螺纹数据比对,判定螺纹的合格与否。同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37.
相对差分单向测距(△DOR)是一种高精度测角技术,在深空探测任务的高精度测定轨方案中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DOR测量的基本原理及CCSDS(国际空间数据系统委员会)关于△测量的相关标准.针对中国探月工程月面软着陆任务提出的高精度测定轨要求,分析了△DOR测量的信号形式、工作模式以及测量精度,推导了解模糊过程.研究表明,△DOR测角精度达到25nrad,对应到月球上的距离约为10m.  相似文献   
938.
美国空间交会对接测量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潇潇 《国际太空》2011,(10):36-41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探索空间活动的深入,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在越来越多的空间飞行任务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载人航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空间交会对接也是我国实施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计划必须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航天器在空间完成交会对接的整个过程,实际上也是精确测量与控制的过程,空间交会对接测量技术是成功实现空间交会对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939.
介绍了一种基于高准确度电感传感器和红宝石测头,在测长机上实现深微孔径测量的方法,解决了内径的Φ1mm~Φ5mm、深度在40mm以下的深微孔内径的测量问题。通过对深微孔径测量装置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在95%置信概率下,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为0.6μm,满足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940.
大气延迟误差对InSAR数据处理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重复轨道InSAR测量基本原理出发, 详细给出了相位测量误差对InSAR测高、 双轨法D-InSAR形变测量、三轨法D-InSAR形变测量、四轨法D-InSAR形变测量影响的近似关系式以及大气延迟误差对相位测量影响的近似关系式; 以此为基础分别推导出了大气延迟误差对InSAR测高、双轨法D-InSAR形变测量、三轨法D-InSAR形变测量和四轨法D-InSAR形变测量影响的近似关系式, 同时以ERS-1星载系统为例进行模拟实验, 分析讨论了大气延迟误差对InSAR测高、双轨法D-InSAR形变测量、三轨法D-InSAR形变测量以及四轨法D-InSAR形变测量的影响, 从而得出了大气延迟误差对InSAR数据处理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