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60篇 |
免费 | 670篇 |
国内免费 | 40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478篇 |
航天技术 | 1298篇 |
综合类 | 607篇 |
航天 | 125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145篇 |
2022年 | 185篇 |
2021年 | 164篇 |
2020年 | 216篇 |
2019年 | 194篇 |
2018年 | 127篇 |
2017年 | 126篇 |
2016年 | 182篇 |
2015年 | 178篇 |
2014年 | 209篇 |
2013年 | 222篇 |
2012年 | 260篇 |
2011年 | 257篇 |
2010年 | 239篇 |
2009年 | 221篇 |
2008年 | 216篇 |
2007年 | 258篇 |
2006年 | 205篇 |
2005年 | 188篇 |
2004年 | 196篇 |
2003年 | 239篇 |
2002年 | 187篇 |
2001年 | 206篇 |
2000年 | 189篇 |
1999年 | 167篇 |
1998年 | 176篇 |
1997年 | 151篇 |
1996年 | 184篇 |
1995年 | 172篇 |
1994年 | 149篇 |
1993年 | 137篇 |
1992年 | 161篇 |
1991年 | 123篇 |
1990年 | 132篇 |
1989年 | 111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54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192.
深奥的量子力学法则认为,人们无法在对其不干扰的情况下观察到最小的粒子。现在,物理学家在测量量子时已经能够将干扰控制在极小范围内——事实上,也不可能再小了。 相似文献
193.
美国空间交会对接测量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探索空间活动的深入,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在越来越多的空间飞行任务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载人航天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空间交会对接也是我国实施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计划必须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航天器在空间完成交会对接的整个过程,实际上也是精确测量与控制的过程,空间交会对接测量技术是成功实现空间交会对接的关键。 相似文献
激光陀螺的高频机抖使得激光陀螺惯性测量单元(IMU)的测量数据包含较大的随机噪声。传统标定方法通过延长测量时间消除对随机噪声的影响,降低了标定效率。提出了应用自适应前向线性预测(FLP)滤波对激光陀螺IMU的标定数据进行降噪,在较小标定数据量情况下提高系统的标定精度。首先通过四方位正反速率标定试验获得原始标定数据;然后通过自适应FLP滤波器对标定数据进行噪声抑制;最后利用降噪后的数据计算标定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标定数据中的随机噪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SNR),从而在标定数据量较小的情况下得到较高精度的标定参数,提升系统的导航精度。 相似文献
195.
196.
在"嫦娥4号"任务的第一阶段—"鹊桥"阶段,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利用佳木斯及喀什深空站对"鹊桥"进行了干涉测量观测,获取了实时与事后的高精度测角观测量,有效支持了任务的实施。两深空站需同时完成测控任务,无法交替射电源观测来进行系统差标校,基于此系统采用了长时间隔、在航天器观测前及双站结束后观测射电源的标校方法,在地月转移段、月球至L2转移段、Halo轨道形成段开展了多次干涉测量观测,所获得的时延、时延率结果直接应用于事后联合轨道确定,结果表明:深空网的时延观测精度约为3 ns。 相似文献
197.
针对加速失效机理一致性判定中存在以下问题,基于数据处理和试验观察的方法需要加速试验数据和基于灰色理论的方法需要预试验数据等间距且预测精度不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等距型灰色理论模型的失效机理一致性判定方法.该方法利用非等距的预试验数据,将非等距GM(1,1)模型和等维新息模型相结合,得出模型的残差,找出预试验数据的趋势改变点.通过对比试验,得出此方法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较高,进一步拓广了GM(1,1)模型在失效机理一致性判定上的应用范围.通过在光电编码器和加速度计中的应用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8.
在度过了几乎致命的危机之后,太空中最灵敏的重力探测器终于恢复了元气,继续为科学家提供可靠的数据。2010年夏天,地球物理学家赖纳·鲁梅尔(Reiner Rummel)接到了一个让 相似文献
199.
200.
地面风洞实验是开展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目前可用于高超声速边界层三维空间测量的实验技术仍极为缺乏,且已有测量技术的动态响应频率普遍较低。基于光的折射和干涉原理,搭建了一套非介入式聚焦激光差分干涉仪测量系统(Focused Laser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FLDI),可有效获取三维流场空间点的密度变化。在马赫数为8的常规高超声速风洞中,使用FLDI开展了来流雷诺数107/m、7°半锥角尖锥标模边界层的不稳定波测量实验。结果显示FLDI成功捕获到频率在327 kHz的第二模态不稳定波及其谐波(645 kHz)。通过与PCB测试结果进行对比,FLDI的高信噪比、高解析频率(本文实验有效解析频率1.5 MHz)、高空间分辨率(沿流向小于1 mm)等优点得以体现。鉴于FLDI的高时空分辨率等优良特性,其可用于高超声速边界层不稳定波行为以及感受性等问题的研究,为深入认识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机制以及感受性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