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3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964篇
航天技术   110篇
综合类   122篇
航天   2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81.
本文提出一种降低参数灵敏度的鲁棒调节器设计法。它根据灵敏度指标的要求,利用最优调节器的性质设计了状态反馈调节器,所构成的系统具有良好的参数鲁棒性和动态特性。该方法计算简单,实现方便。文中给出了在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82.
介绍一种新型的涡轮流量显示仪。该仪表全部采用CMOS电路,一组六位LED数码管可选择显示瞬时流量和累积流量.累积流量设有四档量程扩展,大大地增长了累计时间。重点介绍显示仪电路,对各组成电路分别进行了说明,特别对仪表常数电路阐述较为详细。仪表经数年应用,性能良好,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983.
一、前言随着中国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不断增加,一些主要机场、航路的飞行活动日益密集。为提高我国空域的利用率,民航总局制定了在我国东部地区逐步实行雷达管制的发展战略,即在2005年底前我国东部地区高空管  相似文献   
984.
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和我国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空中交通流量急剧增长,对空中交通管制服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给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本文结合乌鲁木齐区域管制工作与我国内地管制室工作不相同的方面,做一些尝试性的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985.
李辉  龚景松  朴英  陆奇志  刘海  崔健 《推进技术》2016,37(8):1515-1521
为了考察煤液化油在航空发动机上的雾化特性,利用离心式喷嘴测量了不同燃油压差下煤液化油的质量流量、雾化角和径向流量分布并与RP-3喷气燃料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燃油压差低于1.8MPa时,煤液化油的质量流量比RP-3喷气燃料平均高出4.24%,继续增大燃油压差,两种燃料的质量流量不断接近。煤液化油的雾化角随着燃油压差的增大有小幅增加,当压差超过0.8MPa后雾化角基本保持在99°左右。在相同的燃油压差下,煤液化油的雾化角比RP-3喷气燃料小4°左右。煤液化油和RP-3喷气燃料的径向流量分布特征基本相同,分布不均度都小于10%。  相似文献   
986.
高超声速进气道气动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坤  叶正寅  屈展 《推进技术》2016,37(12):2270-2277
为了研究气动弹性对高超声速进气道性能的影响,基于模态方法对不同厚度的二维进气道薄壁结构进行气动弹性分析。首先,对DLR中GK01二维进气道实验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可靠性。以此模型为研究对象,在时域内,对不同厚度的二维进气道薄壁结构进行气动弹性分析,其中二维进气道的模态数据从三维模态数据中提取。计算结果表明:(1)随薄壁结构厚度的增加,进气道的气动弹性特性由发散变为收敛,由于结构的固有频率比较接近,广义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历程表现出"拍"效应;(2)即使是较小幅度的振动,也会对进气道性能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对于本文模型,其流量系数、总压恢复系数和压升比的最大变化幅度分别达到14.34%,25.07%和110.37%。因此,设计进气道结构时,应考虑气动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87.
通过引入多孔介质模型,建立了适用于复杂管束结构的CFD计算模型,并利用文献数据对其进行了校核。在此基础上,对安装回热器模块后的喷管流场进行数值仿真研究,得到燃气在喷管内的流动结构、压力损失及流量分配参数。基于Isight优化平台,在给定相同压力损失条件下,得到通过回热器最大总燃气流量下的安装方案,以及安装变量对优化目标函数的影响权重,可为回热器安装设计提供指导,并为进一步的全三维CFD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88.
给出了具有机电流一体化特征的航空试验设备设计方法,设计中,为克服多变量之间的耦合影响,采用了基于前馈补偿的多变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89.
恒压式气体微流量计的测控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恒压式气体微流量计的测控系统是在工控机控制下 ,采用电容薄膜规、光电编码器、铂电阻温度计等高精度传感器测量出变容室内气体的压力、体积变化率、温度等参量 ;采用两种恒压控制模式 ,在流量测量的动态过程中将变容室内气体的压力波动控制在± 0 0 1%之内 ;工作软件具有虚拟仪器界面 ,操作方便 ,实现了对流量计的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恒压式气体微流量计能够提供 (3 96× 10 -4~ 3 6 4× 10 -8)Pa·m3 /s范围内的气体微流量。在 10 -8Pa·m3 /s范围内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1% ,在 (1× 10 -7~ 1× 10 -4)Pa·m3 /s范围内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0 7%。  相似文献   
990.
气体微流量标准装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气体微流量标准装置的工作原理,并对其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与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流量的校准范围为17.1~1.22×10 ̄(-5)PaL/s,不确定度为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