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航空   87篇
航天技术   33篇
综合类   19篇
航天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通过实例介绍了平均值检验的原理、方法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2.
李路 《红旗技术》2001,(1):14-18
分析了四维扫描测量仪对航空发动机叶片检测的思路及扩展应用以及涉及的工艺变革,指出了传统检测叶片的弊端,为解决该领域技术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3.
速度法测量气体流量,其前提条件是被测面的管流为充分发展、对称分布的典型管流。通过90°弯头管流试验研究分析,得出弯头下游不同距离截面上的管流分布情况,为90°弯头下游选择典型管流的测量位置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4.
介绍了不使用频差倍增器测量数字通信仪器内部高稳时基日老化率的测试方法———频率合成器倍频法和示波器同步法,并给出了日老化率指标的计算公式。测试结果与使用频差倍增器测试结果比较表明,三者的测量结果相当一致,为没有频差倍增器的实验室开展高稳时基日老化率的测试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此测试方法也可用于高稳时基的频率测量。  相似文献   
55.
气动测量方法可解决电液伺服阀阀套方孔控制边位置度的测量难题。所用方法不同于传统的“喷咀挡板”式气动测量,而是基于一种新的原理,这种原理称为“喷咀盖板”变换原理;这是气动测量方法中新的应用的开发,其实测重复精度可达0.0001mm,极限示值误差为0.00025mm。  相似文献   
56.
孙茂  H.C.Curtiss 《航空学报》1989,10(9):413-419
 本文对贴地飞行时的旋翼进行了流场显示和桨盘处下洗速度测量的实验研究。揭示并研究了环流和地面涡现象及其对旋翼平面下洗速度分布的影响,指出了旋翼贴地飞行时拉力、力矩等剧烈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7.
探讨的是景深大小对于2.5D影像测量仪Z轴测量精度的影响。通过理论数据的推导以及具体实验的设计,告诉测量者要改变焦距和放大倍率来控制景深的大小,从而得到准确测量结果。对二维半测量工作具有显著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叶轮流速系数对泵正反转性能参数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叶轮流速系数对离心泵反转作液力透平(PAT)泵工况和透平工况水力性能参数比的影响,采用renormalization group(RNG) k-ε湍流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FX计算了比转速为23~225的20个PAT叶轮单流道模型的流速系数,揭示了泵工况和透平工况流速系数的分布规律,建立了考虑流速系数的PAT泵工况与透平工况扬程比和流量比。结果表明:PAT透平工况叶轮流速系数大于泵工况。通过对不同比转速的6台工业PAT的外特性实验表明:与Stepanoff等提出的方法相比,考虑流速系数时PAT水力性能参数比与实验结果最为接近,其扬程比平均误差为5.38%,流量比平均误差为5.16%。该成果为PAT的选型设计和性能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59.
基于飞行器线性化纵横向解耦数学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加速度仪表、流向传感器和角速度陀螺安装位置误差和轴不平行度误差对飞行器气动参数辩识的影响。分析表明,必须将传感器安装误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得不到今人满意的参数估值。分析结果对指导飞行试验设计及非线性模型参数估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
对声强测量仪校准方法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水平进行论述,重点对目前高声强级校准方法的研究进行描述,提出高声压源结合相位差的高声强级校准方法,使声强测量仪的声强级校准上限可达140d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