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航空   320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24篇
航天   8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51.
先进航空板材成形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板材成形技术是武器装备发展中至关重要的技术之一,是一个国家军事技术能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综合论述了以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喷丸和蠕变时效成形技术、柔性多点模具蒙皮拉形技术和旋压成形技术等为代表的先进航空板材成形技术的应用现状,总结和提出了航空板材成形技术的发展趋势和重点。  相似文献   
352.
复合材料构件成型模具的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是当今航空复合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是提高复合材料构件成型质量、降低制造成本、缩短制造周期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我国现代化航空制造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53.
由于钛合金在力学性能上具有屈强比高、弹性模量小等特点,成形上表现为变形范围窄、易开裂、回弹大和尺寸精度难于保.证为克服上述钛合金成形难点,一般需将其加热到较高的温度进行成形.本文重点讨论了钛合金热成形模具的材料选择及设计,并提出了热成形模具标准化是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54.
为解决微流控芯片模具在微电铸工艺中铸层与基底结合力差的问题,在光刻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掩膜电化学刻蚀和微电铸相结合的方法,制作出了结合力较好的镍基双十字微流控芯片模具。针对掩膜电化学刻蚀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选定了制作微流控芯片模具的最佳工艺参数,解决了酸洗引起胶膜脱落失效、刻蚀引起侧蚀等问题。使用剪切强度表征界面结合强度,运用剪切法测量了微电铸层与基底的剪切强度,定量分析了酸洗工艺和刻蚀工艺的参数对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酸洗20s后电铸层与基底的剪切强度相对于直接电铸提高了98.5%,刻蚀5min后剪切强度提高了203.6%。刻蚀5min后的剪切强度相对于酸洗20s后电铸的剪切强度提高了53.0%。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铸层与基底的界面结合强度,延长微流控芯片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55.
为了提高辊筒模具光学微结构的加工精度,本文对辊筒模具超精密加工机床的直线导轨系统进行了热变形分析。首先,根据液体静压导轨的结构特点提出了有限元分析中的油膜等效替代方法,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其次,应用有限元软件对机床直线导轨系统进行了热-结构耦合分析,得到了其直线导轨系统热变形误差,并给出了改善辊筒模具加工机床光学微结构加工精度的方法。最后,通过微结构刨削加工实验对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56.
活化剂添加量对钢低温渗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渗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表面强化工艺,由于渗硼过程是在材料的AC1进行,故可以大大减小被处理工件的变形。此工艺对于结构复杂、型腔小、精度要求高的模具特别适用。本文研究了低温粉末渗硼剂中主要活化剂硫脲、氟化钠、氯化铵的添加量对低温渗硼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出合适的活化剂添加量。结果表明:只要低温粉末渗硼剂中硫脲、氟化钠、氯化铵的添加量合适,便能共同作用提高渗速,使渗层均匀、致密,从而提高渗层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357.
激光烧结铸造型壳强度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激光烧结快速成型技术可以烧结覆膜陶瓷材料,形成然造用型腔壳体并直接应用于铸造,制作金属零件,由于在快速原型制造领域所使用的激光器功率普遍较低,因此,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材料的直接烧结,目前所能实现的是覆膜陶瓷的间接烧结,即利用激光融凝陶瓷表面涂覆的有机物薄膜,使陶资粉末粘结成一个原型壳体。由此形成的壳体原强度较低,不能直接用于铸造。因此,二次烧结作为一种后处理工艺用于提高壳体强度,与烧结工艺参数对原型壳体强度的影响同等重要。通过试验分析,在烧结工艺参数中,扫描间隔和扫描速度是影响原型壳体强度的主要因素,其直接影响烧结原型第一强度的变化。二次烧结后处理可以大幅度提高壳体的二次强度,满足铸造对壳体的强度要求,最后以整体叶轮的快速制造为例,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358.
复合材料热压罐固化工艺过程中,制件的固化变形依旧是影响成形质量的重要原因。通过光纤光栅和热电偶相结合的方法对复合材料制件在热压罐成形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和应变进行在线监测,研究了树脂基体对制件应变的影响规律,并基于此分析了不同模具材料对制件固化过程应变和固化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树脂与模具是复合材料固化过程应变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升温/保温阶段,树脂的流动、热膨胀、固化反应等是应变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在降温阶段模具收缩对应变变化起主导作用;不同模具材料的刚度、与制件的结合能力以及热膨胀系数的变化会在复合材料固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对应变变化产生较大影响。本文获得了不同材质模具试验条件下复合材料制件固化过程中的应变曲线,分析了固化过程中模具对复合材料制件内部应变的影响规律,为深入分析大型复合材料构件固化变形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59.
为查明不同模具表面状态下的复合材料构件应变演变规律及其对固化变形的影响,采用热电偶和光纤光栅传感器对不同模具表面状态下的复合材料构件在热压罐成型工艺过程中的温度和应变进行在线监测,获得不同模具表面状态下构件应变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升温阶段脱模布的使用能够有效屏蔽模具-构件界面相互作用,使构件在升温阶段的应变很小。三层脱模剂模具表面条件下构件中的应变明显小于一层脱模剂;降温阶段三种实验条件下在构件中都出现了较大的压应变,其中一层脱模剂模具表面状态下模具-构件相互作用力最大,在固化工艺完成后构件发生翘曲变形,且翘曲变形以沿纤维方向为主。  相似文献   
360.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模具修形过程中的型面精度测量,研究一种基于机器人和激光跟踪三维测量系统的在位测量技术。通过测量轨迹规划、坐标系变换,关联在位测量系统中的各个单元,实现两个系统的运动-跟随-采样的连续动作,完成模具型面点云的自动高效采样。在此基础上,研究抛物面型面精度评价算法,实现实测点云和理论模型的最佳拟合,从而获得模具型面精度。结果表明:利用在位测量技术,测量效率大幅提高,型面精度的数值和图形结果能够辅助模具的高效修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