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6篇
  免费   613篇
  国内免费   286篇
航空   1998篇
航天技术   451篇
综合类   298篇
航天   798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06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49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15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0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41.
基于越障性能的六轮摇臂式月球探测车悬架尺寸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探测车的越障性能,在已有六轮摇臂式月球探测车的准静力学模型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42.
研究了卫星发射阶段流体阻尼隔振器中粘温效应对整星隔振的影响.根据整流罩抛离前后的热平衡方程,考虑流体粘温效应对阻尼的反馈作用,建立了不同发射阶段的热动力学模型.用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粘温特性和隔振器参数对整星隔振秒特性的影响,并通过振动实验系统验证.结果表明:隔振器温度随时问而升高,隔振系统的共振频率出现偏移,共振峰值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43.
基于显式表达式的空间目标最大碰撞概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显宗  陈磊  唐国金 《宇航学报》2010,31(3):880-887
最大碰撞概率的计算在空间目标碰撞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碰撞概率的显式 表达式,利用一元函数和二元函数求极值的方法分别讨论了目标误差椭球形状固定和不定两 种情况下最大碰撞概率的计算方法,得到了两种情况下最大碰撞概率的表达式。对于误差椭 球形状固定的情况得到了碰撞概率最大时两目标位置协方差的取值,对于误差椭球不定情况 得到了碰撞概率最大时径向联合方差的取值和水平面内联合方差所满足的关系。分析了最大 碰撞概率的影响因素,讨论了水平面内误差方差的耦合特性。对今年二月发生的美俄卫星碰 撞事件进行了分析,得到误差椭球任意形状时最大碰撞概率为1.864E-3。
  相似文献   
944.
鲁泊数和孔径比对直流互击式喷注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设计高性能喷注器、提高发动机比冲性能是发动机设计者一直追求的目标。对于直流互击式喷注器,鲁泊数和孔径比是影响喷注器性能的两个关键参数,而且两者之间有一定关联。为了初步研究鲁泊数和孔径比参数对直流互击式喷注器性能的影响,合理匹配两者的关系,设计了三种状态的喷注器,进行了混合比分布试验和热试车考核。结果表明,兼顾鲁泊数和孔径比才能使氧化剂和燃料达到最佳混合效果,提高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945.
组合导航卡尔曼滤波对姿态角进行修正时,将惯导的平台角误差近似为姿态误差,会带来较大的数学模型误差,从而影响测姿精度。通过分析组合姿态算法中姿态作为量测信息时平台角误差与姿态角误差物理意义的不同,得到了两者的转换关系,从量测矩阵修正和观测值预处理两个方面对原有的姿态组合算法进行改进,有效降低了数学模型误差。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姿态组合算法误差状态估算更加精确,能够有效地提高组合导航的测姿精度。  相似文献   
946.
基于弹体动力学,讨论了防空导弹运动的可控性及其条件。采用以速率陀螺为敏感元件与伺服系统构成的速率反馈回路,以及为适应静不稳定弹体的气动特性引入的具复合反馈的稳定回路,以使弹体的跟踪过程有较佳的动态响应,并分析了两种回路的特性。讨论了导弹非中立稳定、中立稳定等状态的控制,以及控制系统的响应。研究表明:具复合稳定回路控制系统的弹体运动稳定和指令控制的鲁棒性较优。  相似文献   
947.
为了对流体回路系统设计参数确定提供指导,通过地面试验方法,研究了低温和外界环境变化时单相流体回路的阻力特性、工质补偿、控温算法等。介绍了地面试验系统的组成、试验方法和相关试验结果,并重点对外界环境突变时的控温结果、控温目标点与控温装置作用点分离时的控温震荡以及低温下补偿器的补偿能力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会出现温度过冲,过冲可达到10 oC;此外,由于控温点和控温装置作用点的分离引起的相位差,会导致系统控温失败。这些结果对载人航天器流体回路的泵、换热器设计以及工作状态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48.
载人航天器主动热控制系统流体回路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载人航天器一般采用主动热控制技术为主的热控制系统,废热的排散主要通过泵驱动单相流体回路。分析了主动热控制系统的主要设计任务,如系统方案、工质的选择、回路部件的选型、系统参数的确定、控制算法等;提出了主动热控制系统方案及参数选择应满足适应性要求、安全性要求、可靠性要求以及经济性要求,指出主动热控制系统的设计是一个以系统总体质量最小为目标的约束优化问题,并讨论了优化设计的思路与实现流程。最后基于一个具体的设计案例对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49.
就机载拖曳式诱饵对对空导弹末制导雷达单脉冲角度跟踪系统进行角度欺骗的三种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机载拖曳式诱饵对雷达进行角度欺骗干扰的三维计算模型,提出导弹在分辨出飞机和诱饵前瞄准的能量中心可能位于载机和诱饵的连线之外,并对三种干扰方式下脱靶量随角度、电压幅度比变化的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战术运用原则。  相似文献   
950.
未来新型卫星平台由于飞行任务的需要,不仅可能面临姿态大范围变化导致的外热流大幅度改变,而且内部热负荷也可能同时发生大范围变化,这两点因素都要求热控系统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而传统的以被动热控为主、电加热为辅的热设计受制于各种资源的限制,适应能力具有明显的不足。鉴于此,文章针对六面体构型卫星,提出一种具有高适应能力的单相流体回路方案,并据此研制出地面原理样机试验台,对系统的关键性能温控特性进行了地面试验。整个瞬态实验过程中控温精度一般都在±0.5℃以内,最大波动也基本不超过±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