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1篇
  免费   604篇
  国内免费   267篇
航空   1909篇
航天技术   382篇
综合类   260篇
航天   57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重力波波包在可压大气中的非线性传播   总被引:26,自引:1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二维全隐欧拉(FICE)格式对具有高斯分布的重力波波包在等温、可压大气中的非线性传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存在非线性效应,在整个传播过程中,波动的等相面向下运动,波包和波相关能量向上传输.波相关扰动速度随高度增加指数增长,并且波与平流会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最后导致平均流场增强.这与线性重力波理论完全一致.重力波波包的传播路径与重力波线性射线理论预言非常接近,但平均水平群速度和平均垂直群速度均明显小于线性射线理论给出的结果,可见波动的非线性过程会改变波相关能量的传输速度.模拟结果首次定量地展示出非线性效应对重力波波包传播的影响,表明建立在线性理论框架中的重力波运动学定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2.
重力波波包在传播过程中的参量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易帆 《空间科学学报》1998,18(4):313-322
采用数值方法模拟了重力波波包在向上传播过程中的参量激发.结果表明,通过共振相互作用,两个次级波可由噪声水平发展到相当的强度,并拥有可观的空间范围,但两者获得能量的大小不同,说明在一个共振组中,主波的能量传递具有参数选择性.主波包只将部分能量用来激发次级波,在其能量衰减的同时,波包形状也发生强烈的畸变.波包之间的能量传递具有明显的局地性.由于波包能量交换不再具有可逆性,相互作用的特征时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代表绝大多数能量传递发生的时间范围.在特征时间之外,波包之间净的能量传递已相当弱.由中间层向低热层传播的重力波,衰变过程和传播过程可以同步完成.共振相互作用不仅能够使波能量在谱空间扩散,而且能使波能量在物理空间扩展.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加速度计测角原理的分析,提出了适于工程实践的两种无陀螺纯加速度计组合的自动驾驶仪的设计方案,并以一应用实例证明了这两种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4.
在聚碳硅烷先驱体中掺混Ni、Co等纳米金属微粉,在N2气氛中裂解至1000℃,得到改性碳化硅吸收剂,通过TG、IR等分析手段,研究了该裂解反应的过程,分析了裂解及热处理产物的相组成,讨论了原料中纳米金属含量、裂解(热处理)条件等地吸收剂的微波电磁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卫星表面原子氧通量和遭遇量的计算及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一个较为理想情况下卫星表面原子氧通量和遭遇量的计算模式。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轨道高度、太阳活动、飞行攻角及轨道倾角等因素对原子氧通量和遭遇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采用数值方法考察了粘性耗散对重力波波包共振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粘性耗散不仅衰减相互作用波的能量,而且强烈地影响波包之间局地能量的传递,使波包的形状发生进一步的改变.粘性耗散减缓相互作用过程的发展,阻止高波数的次级波与主波进行相互作用.在低热层高度上,耗散过程占支配地位,三波能量演变的特征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大尺度主波通过与小尺度次级波的相互作用,更快地实现对大气的加热.   相似文献   
997.
胡雄 Igar.  K 《空间科学学报》1999,19(3):226-231
对中纬度中频雷达1997年6月82km高度的小时平均风场数据进行了动态谱分析和双谱分析,得到了中层顶区域谱行为具有多样性和各向异性的特点,以及行星波,潮汐波和重力波之间相位相干的现象,讨论了中层顶行星波,潮汐波和重力波之间存在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8.
重力波对中间层和低热层大气环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β通道准地转近似大气平均运动方程组,采用重力波线性饱和参量化方法,定性地研究大气重力 波对中间层和低热层大气环流的作用.模拟计算得到,大气重力波对平均东西风速可产生100m·s-1/d左右的作 用力和产生120 m2/s的湍流扩散,这些作用平衡了Coriolis扭力,导致大气的平均东西风速大大偏离辐射平衡 风场,中层顶附近的平均东西风速在冬季(夏季)甚至反转为东风(西风).平均东西风速计算结果与冬季和夏季 中频雷达东西风速观测值和大气模式剖面等大致一致.  相似文献   
999.
战术导弹大扇面机动发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自动驾驶仪或简易平台式惯导系统采用装定扇面角的方法控制导弹机动转弯 ,受框架式陀螺仪测量范围的限制 ,发射扇面角不能过大 ,否则会引起框架系统的锁定 ,导致导弹失稳 ;另外该方法还不能控制导弹的法向过载 ,转弯太急将导致法向过载超过设计指标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直接对导弹法向过载和过载速率进行控制的方案 ,利用能量最优控制方法设计了过载控制指令 ,并采用由角加速度计和线加速度计构成的新型捷联惯导系统对导弹进行稳定和控制。应用该方案对某型超音速导弹进行弹道仿真时 ,较好地控制导弹实现了从± 90°直至± 180°的几种大扇面角发射 ,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加热带双面涂黑漆对热真空试验中低温实现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文章对加热笼双面涂黑漆对热真空试验低温工况实现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和理论计算,并对覆盖系数、加热笼对试件的角系数以及内热源不同的情况进行了对比计算.文章认为加热带双面涂黑漆对热真空试验低温工况的实现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该作用与试件的内热源、加热笼覆盖系数以及加热笼对试件的角系数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