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108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40篇
航天   65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海上抢险救助飞行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特殊航空活动,它与船舶救助一起构成了海上抢险救助的立体网络体系,它对于有效实施海上抢险救助具有重大意义。但是,作为一种特殊航空活动,我国目前的民航法律体系中并没有关于它的任何特别规则,因此,根据依法行政的原则,民航行政机关在实施行业管理时面临着无法可依的局面;同时,由于我国对民用航空活动一直实施严格管制的措施,海上抢险救助飞行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政策、  相似文献   
72.
面对入世的压力和全能型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就金融法律制度本身而言,无论从法律、法规制定的技术水平,还是从法律、法规本身反映金融法律实践的要求来看,我国尚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国应从现实出发,从容应对,积极发展,在抓紧时间提高分业监管水平和积累对外资银行的管理经验的同时,加快我国金融法律制度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73.
目的 解决好生产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方法 学习、贯彻、落实好安全法规,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管理、落实责任。结果 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上,谋生存、求发展。结论 安全生产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74.
《蒙特利尔公约》适用条件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外交会议上通过的《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以下简称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从2005年7月31日起对我国正式生效。该公约取代了已适用70多年的《华沙公约》及修正其的系列公约、议定书,从而使规范国际航空运输的法律制度走向统一、完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法律制度。这部公约的生效,在对航空公司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将直接影响到国际航空运输中旅客的切身利益。目前人们关注的问题不仅仅是公约的意义或影响,更想了解的是公约对于赔偿责任是如何规定的?在发生人身伤亡和延误的情况下,航空公司如何…  相似文献   
75.
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世人瞩目已久的《反分裂国家法》,在海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的形式向国际社会宣示了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相比于一时性的政策或方针,法律具有长期的稳定性效应。此次《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定位,向世人宣布了中国的对台政策不会因领导人的更换而调整。与此同时,《反分裂国家法》也以法律方式为“台独”设下了不可逾越的红线,明确而清晰。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以全面视角审视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什么,并就我们为什么需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以及如何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7.
地方立法,指特定的地方国家政权机关,依法制定和变动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活动的总称。特定的地方国家政权机关在我国现阶段,指宪法和立法法确定的可以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  相似文献   
78.
本文简单阐述了电子商务的概念、模式、基本流程及其基本法律问题和目前的立法现状,弄清这些问题,无论是对于从事电子商务还是IT产业的经营、管理以及进行相关的科研开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9.
本文介绍了用旋转粘度计测量推进剂固化系统(即药浆分散相)粘度的方法,进行丁羟推进剂适用期延长剂筛选的实验研究,以及用推进剂药浆验证的结果,发现最有效的适用期延长剂是四环素.  相似文献   
80.
精神损害赔偿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已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被广泛采用。但目前仍缺乏明确系统的法律规定,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已成当务之急。这要求我国必须结合司法实践,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性质、适用主体、适用范围等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和研究,正确认识该项法律制度的涵义,为正确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更好地维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