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15篇 |
免费 | 677篇 |
国内免费 | 40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682篇 |
航天技术 | 215篇 |
综合类 | 397篇 |
航天 | 1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117篇 |
2022年 | 167篇 |
2021年 | 132篇 |
2020年 | 140篇 |
2019年 | 110篇 |
2018年 | 94篇 |
2017年 | 132篇 |
2016年 | 138篇 |
2015年 | 136篇 |
2014年 | 139篇 |
2013年 | 129篇 |
2012年 | 135篇 |
2011年 | 132篇 |
2010年 | 144篇 |
2009年 | 142篇 |
2008年 | 116篇 |
2007年 | 103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94篇 |
2004年 | 81篇 |
2003年 | 91篇 |
2002年 | 83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86篇 |
1999年 | 66篇 |
1998年 | 63篇 |
1997年 | 81篇 |
1996年 | 78篇 |
1995年 | 64篇 |
1994年 | 70篇 |
1993年 | 84篇 |
1992年 | 57篇 |
1991年 | 35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27篇 |
1988年 | 20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为了强化涡轮叶顶间隙泄漏抑制,提出了将被动式气动封严与叶尖几何改型方法相结合用于抑制叶尖泄漏及其损失的流动调控新方案。对叶顶凹槽与自发射流耦合的3种典型方案进行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探讨了2种被动式抑制方法的耦合机理。研究表明,叶顶凹槽与自发射流(STI)之间存在明显耦合作用,当自发射流出口位于凹槽底部时,自发射流与凹槽涡(GV)预先掺混,导致2种抑制效应相互抵消,无法对泄漏流形成有效抑制,为不良耦合。而当自发射流出口位于凹槽压力边或吸力边时,自发射流的反吹阻滞效应与凹槽涡的动能耗散效应相叠加,对泄漏流形成2次有效封堵,为有效的耦合方案,而且以自发射流出口位于凹槽吸力边时,对泄漏流的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2.
63.
鱼尾正弦摆动的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鱼游动机理的研究,已经有很多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笔者对一个带有不同鱼尾形状的5自由度机器鱼采用了无支杆张线式支撑,在各种状态下进行了流动显示实验观察,初步探讨机器鱼游动时的水动力学性能和其游动的机理。 相似文献
64.
65.
对于许多微流体装置来说,流体的混合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实现微流体混合控制,对基于电磁流体动力学原理的微流道主动混合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方法中使用了一个混合室,在动态洛伦兹力的作用下,混合室内流体往复周期的运动。流体速度的周期性变化使流体分界面折叠,从而使流体接触面增加。用CCD记录设备记录了流体的快速混合过程,并对流体的混合程度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66.
尖拱弹身大攻角N-S方程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有限体积的NND格式,数值模拟了弹身超音速有攻角绕流,分析了周向网格和法向网格对弹身背风区分离流态及气动性能的影响,计算与实验结果比较,两者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67.
为了探索在不同转速下均可有效提高压气机失速裕度的扩稳方法,以跨声速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利用缝式机匣处理和叶顶喷气进行耦合设计,并参数化研究了缝数目、缝长、缝宽及喷嘴周向宽度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非定常数值模拟揭示了耦合型机匣处理的扩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100%、80%、60%转速下,压气机失速裕度分别提高9.31%、8.26%、8.68%,设计点效率分别降低0.77%、0.23%、0.41%。缝数目、缝长、缝宽是影响压气机失速裕度及效率的显著因素,而喷嘴周向宽度对压气机失速裕度及效率的影响较小。耦合型机匣处理内形成了抽吸、喷气的耦合流动循环,耦合强度的增加有利于压气机失速裕度的提高,但会降低压气机效率。耦合型机匣处理提高了叶顶负荷,但降低了叶顶泄漏强度,极大消除了叶顶泄漏涡引起的叶顶堵塞,这是压气机失速裕度提高的主要原因。耦合型机匣处理具有在不同转速下均能有效扩稳的潜力。 相似文献
68.
69.
内通道交错横流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内通道横流对气膜流动和冷却特性的影响,参数变化范围:横流比Cr=0.39,0.78;吹风比Br=1,2;气膜孔长径比l/d=4,8.计算结果表明:①内通道冷气横流使得气膜孔内气流产生较强的涡旋,使得冷气射流的流动具有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引起表面气膜冷却效率分布不均;②横流比对表面气膜冷却效率分布影响较大,横流比越大,气膜孔内涡旋越强烈,气膜冷却效率分布越不均匀;③长径比较大时,气膜孔内气流较为规整,气膜覆盖区域较为狭小,气膜冷却效率分布更加不均;吹风比较大时,射流在主流通道上的附着较差,气膜冷却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