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382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3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双燃式冲压发动机中富油燃气射流的超燃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司徒明  王春  陆惠萍 《推进技术》2001,22(3):237-240
在空气流量1.2kg/s左右的地面连管试验台上,研究了双册槽结构的超燃室中多股高温富油燃气射流的超燃特性。试验结果表明,超燃点火可靠,火焰稳定,超燃效率可达0.8以上。因此超燃新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2.
 采用双转子涡喷发动机含喘振的数学模型,并以开大尾喷口诱喘模型为对象,用计算机仿真进行脉冲切油防喘控制规律研究,分析了脉冲切油诸参数对退喘效果的影响,并对某双转子涡喷发动机防喘控制系统设计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3.
针对某型发动机主滑油泵消沫网出现金属块异物这一故障,对滑油系统油路、金属块来源、保险锁爪断爪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避免锁爪断裂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4.
为了深入研究航空液压泵输出油液的脉动压力特性,以航空液压柱塞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柱塞泵运动和体积流量脉动的成因,推导了柱塞泵排油口的体积流量脉动函数表达式,建立了油液压力与体积流量脉动函数之间的联系,并采用傅里叶级数模拟了与实验数据吻合的多级脉动压力曲线。结果表明:模拟脉动压力曲线与实验数据基频、2倍频的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基频及2倍频处的压力幅值的相对误差均在1%以内,使用包含基频与2倍频的级数近似可以描绘航空液压柱塞泵出口处周期脉动压力的主要特征。研究结果为进行飞机液压系统管路结构的流固耦合振动仿真提供了载荷输入依据。  相似文献   
195.
针栓喷管发动机是国外正在研制的一种固体火箭发动机。它所采用的针栓式喷管是在一个普通的喷管的喉部插入一个由先进材料制成的可移动栓棒,栓棒的前后移动改变了喷管喉部的横截面积,引起燃烧室内压强变化,进而使发动机推力改变。这种变推力发动机能为导弹提供随控推力和随控飞行速度,增大导弹的射程,缩短打击时间,增加任务的灵活性和实施精确打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6.
2010年11月4日,澳航QF32航班的A380客机由新加坡起飞后爬升到2 134 m高度时,其2号发动机中压涡轮轮盘突然爆裂,断块击穿机匣后击中飞机多个部位,造成A380严重受损。固定在高/中压涡轮轴承腔毂体上的滑油短管因加工造成管壁厚薄不均,多次工作后,在管壁最薄处短管疲劳断裂致使滑油漏出并自燃,是引发此次事件的元凶。文中详细分析了此次发动机非包容故障产生的原因和故障发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7.
198.
199.
基于场致发射电推力器工作机理,分析并设计了针型铟场致发射电推力器的结构,利用微细电化学加工方法制作了发射针,并对该样机的伏安特性及稳定性等进行了相关测试.结果表明,该样机可正常发射,稳定性良好.对场致发射电推力器发射特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发射针针尖顶点半径对发射伏安特性有显著影响,而吸极内孔径及吸极到发射极距离对伏安...  相似文献   
200.
为了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进行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拓扑控制策略的探索性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生成树的分布式拓扑控制算法(MST-based distributed topology control algorithm,DMST),该算法能够保持拓扑控制前后网络中任意两点之间最大限度K容错连通特性.在OPNET仿真平台上对该算法进行仿真,最后与无线传感器网络传统的两种节能路由协议基于信息协商的传感器协议(Sensor Protocols for Information via Negotiation,SPIN)和直接扩散协议(Directed Diffusion,DD)在同等条件下针对节点能量使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MST算法使得节点能根据自身剩余能量状况对节点运行模式进行控制,达到节能目的.DMST除了能通过改变K值来调整网络的容错能力之外,还能根据节点最大移动速度和Hello包间隔进行拓扑调整,有助于保持移动网络的拓扑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