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381篇
航天技术   12篇
综合类   35篇
航天   3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概述了国内外铝合金、镁合金、铜合金、钛合金及钢铁材料等多种合金搅拌摩擦焊用搅拌头的结构设计、材料、磨损失效和寿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比了各搅拌头的结构设计和材料性能优缺点,分析了搅拌头失效方式和寿命,展望了搅拌头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2.
空中加受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因素与加油机、受油机都密切相关,由于大型加油机(软式) 上单翼、大翼展、高垂尾和大型起落架整流包的特殊布局使得空中编队加受油对接过程中,加油机、软管锥套与 受油机之间相互的气动干扰变得十分复杂。通过分析国内外大型加油机、先进受油机的主要特点,总结空中加 受油对接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之间会产生的气动干扰,研究空中加受油编队典型体系及空中加受油编队程 序,提出可能对空中加受油安全对接控制产生影响的验证要素,并对这些影响要素展开分析。安全对接控制验 证要素的分析可以为后续确定软式空中加受油安全对接流程提供理论指导,为空中加受油对接速度的选取提 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3.
为了研究双喷孔滑油喷嘴内部流动及流量特性,根据滑油喷嘴流动特点基于VOF (Volume of fluid)两相流方法建立了滑油喷嘴流动的数值计算模型。在验证数值计算方法可靠性的基础上,计算并分析了喷孔间距、孔径比和喷孔分布顺序对喷嘴流动及流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喷孔结构中各喷孔滑油流量均小于其单喷孔的滑油流量,孔径比相同时各喷孔流量与其单喷孔流量的差值均随喷孔距的增大而减小,孔径比为2.0、喷孔距为基准孔径的两倍时喷孔流量的最大偏差达到了4.4%;下游喷孔滑油流量随孔径比的增大而减小,孔径比越大、喷孔距越小时上游喷孔对下游喷孔的流动影响越大,下游喷孔流量与单喷孔流量相差越大,喷孔距为基准孔径的两倍、孔径比由1.0增大至2.0时下游喷孔的流量减小了2.8%;相同孔径喷孔在同一孔距下位于喷嘴主体上游时的滑油流量均大于其位于下游时的滑油流量,但滑油喷嘴总流量几乎相同。  相似文献   
134.
客舱座椅是民机舱内材料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阻燃能力可直接对民机客舱的防火安全性造成影响,为保障民机在空中的安全飞行,必须对其开展燃烧性能的研究。目前,测试民机座椅燃烧性能的试验主要由测试座椅垫可燃性能的座椅垫油燃烧器燃烧试验和测试座椅结构抗燃性能的座椅结构可燃性油燃烧器燃烧试验组成。这两种试验存在很多相似点,第一在试验过程中需使用相同的燃烧器,第二试验名称及多项试验指标均非常接近。但是,此前发表的文件从未对两种试验的差异作出解释,使其在测试过程中极易混淆,可能对客舱座椅材料上机前安全检查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本文对两种试验方法进行了论述,并从多方面解释了二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5.
刘鲁  赵聪  冯小川  王黎钦 《航空动力学报》2021,36(11):2430-2436
通过研究角接触球轴承断油故障的故障复现现象,发现断油耐受能力不足的初期故障模式为滚动体与内圈之间发生三点接触。使用三点接触分析法对轴承断油耐受能力进行计算,结合相似轴承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垫片角越大,轴承抗断油能力越差,垫片角为25°的情况下轴承抗断油能力较差。通过断油后轴承的瞬态温度场分析,结合三点接触分析法,确定原设计状态的轴承断油耐受时间为25 s,不具备耐受断油30 s的能力。根据分析的结论,将该轴承的垫片角减小到19°,落实改进措施后的轴承通过了试验器验证和发动机试车验证。   相似文献   
136.
靳雨树  徐旭  朱韶华  项亮 《推进技术》2018,39(11):2438-2445
为了进一步提高变推力火箭发动机推力调节水平、拓宽推进剂使用范围、提升调节控制的技术能力,采用理论计算和地面试验的方法,设计了一款基于机械定位双调系统的气氧/煤油变推力火箭发动机,对变推力发动机的性能、针栓式喷注器的性能和机械定位双调系统的调节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氧/煤油变推力火箭发动机在0.26~4.35MPa室压实现稳定燃烧,推力变化为57.30~864.70N,推力变化比达到15:1,最高燃烧效率达到97.14%;流量调节阀可精确调节推进剂流量,针栓式喷注器可主动控制喷注压降,达到机械定位双调系统的预期目标,展现出采用机械定位双调系统的该型变推力火箭发动机在深度变推力技术应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7.
吴宗霖  马洪安  付淑青  刘宇  曾文 《推进技术》2019,40(10):2358-2365
为研究麻疯树油/RP-3航空煤油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在定容燃烧弹内完成了体积混合比分别为1:0,1:1和1:3,初始温度500K,初始压力0.1MPa,当量比为0.7~1.5混合燃料的实验。分析得到了混合燃料的火焰发展特性、火焰半径变化率、拉伸火焰传播速度、马克斯坦长度、无拉伸火焰传播速度等燃料燃烧特性,并与RP-3航空煤油对比。得到以下结论:在当量比为0.7~1.2时,火焰传播稳定,火焰前锋面较光滑;在当量比增至1.3~1.5时,火焰前锋面出现大量裂纹、胞状结构和微型火团,与其他大分子碳氢燃料的燃烧性质相似;在初始温度和初始压力一定时,无拉伸层流火焰传播速度随当量比先增加后减小,在当量比为0.9~1.0附近时,无拉伸层流火焰传播速度达到最大值;混合燃料的马克斯坦长度与当量比呈反比,在当量比为0.7~1.2时,马克斯坦长度为正值,燃烧趋于稳定;在当量比为1.3~1.5时,马克斯坦长度为负值,燃烧趋于不稳定。与RP-3航空煤油对比,掺有麻疯树油时马克斯坦长度轻微降低,燃烧稳定性稍差;在当量比小于1.0时,无拉伸火焰传播速度轻微降低,在当量比大于1.0时,无拉伸火焰传播速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8.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在试飞过程中连续出现多起滑油箱油位异常下降情况,对滑油系统进行排查分析,确认为由滑油泵皮碗裂纹引起的。经对皮碗故障件进行复查、断口分析、设计复查等工作,确定了皮碗裂纹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滑油泵级间壳体上通油孔与增压泵出口相连,使得皮碗封严压力过大,为导致皮碗裂纹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泵轴与皮碗装配过盈量大促进了皮碗裂纹故障萌生和扩展。通过对滑油泵结构参数优化设计,降低皮碗承载油压和摩擦力,提高皮碗密封性能和寿命,从而有效避免此类故障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39.
自直8型直升机开始交付用户,在使用中经常发生主、尾桨毂滑油渗漏故障。为此设计和制造部门通过对故障现象、密封材料、密封件结构等进行分析和充分的试验,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些措施经装机试飞验证取得了很好的实施效果。本文对该故障的分析和处理进行了介绍,供以后类似问题的处理参考。  相似文献   
140.
包覆及团聚硼对富燃料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东磊  张炜  朱慧  王春华 《推进技术》2009,30(1):119-123
研究了硼粉表面包覆材料的种类和含量及团聚硼的含量对富燃料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团聚硼有利于提高推进剂的燃速与燃速压强指数;包覆材料AP的含量对推进剂燃烧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低含量有利于提高推进剂的低压燃速,但对燃速压强指数不利,高含量有利于提高推进剂的燃速压强指数,但对低压燃速不利;包覆材料L iF有利于提高推进剂的低压燃速,但过高的含量降低了推进剂的燃速压强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